时间: 2025-05-03 14: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5:53
日暮坐柴门,怀抱方烦纡。
铃声从西来,忽得濠州书。
开缄读未半,喜极涕泗俱。
父子老惜别,经况患难余。
羁旅易生疾,霜露行载涂。
思归虽甚苦,且复忍须臾。
在日暮时分,我坐在柴门旁,心中感到烦闷不已。
突然听到铃声从西边传来,意外地收到濠州的信。
打开信件,读到一半时,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父子之间年岁已大,离别的时光令人惋惜,更何况经历了许多的艰辛。
在外漂泊容易生病,霜露侵袭路途艰难。
虽然思念家乡的痛苦难以承受,但我还是忍耐片刻。
“父子老惜别”指的是古人对父子关系的重视,表达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诗中提到的经历艰难,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困苦的深切感受,且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体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人生的艰辛时期,身处战乱与动荡之中。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和对家庭的眷恋,体现出浓浓的父爱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得子虡濠上书》是一首充满亲情与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人在日暮时分,坐在柴门前,正是心绪烦闷之际,铃声的到来打破了他的烦闷,使他收到了儿子的来信。信中的内容虽然未读全,却已令他激动得泪流满面。诗的开头以自然景象入手,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忧伤的气氛,随后转向情感的高潮,展现了父子间深厚的情感与长时间分离的苦楚。
在后面的诗句中,作者回忆起与儿子分别的艰辛,提到了生活的困顿与漂泊的艰难,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无奈与思乡的苦痛。诗的最后,虽然思归的心情强烈,但作者却选择忍耐,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既有对亲情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思索与反思。
逐句解析:
诗中使用了对比(如宁静与激动)、夸张(如泪水夺眶而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父子间深厚的情感与思乡之苦,反映出人在生活困顿中的无奈与坚韧,传达了对家庭的眷恋和对人生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铃声”来自哪个方向?
A. 东边
B. 南边
C. 西边
D. 北边
诗人收到信后有什么反应?
A. 高兴
B. 生气
C. 哭泣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羁旅”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回乡
B. 旅行
C. 漂泊
D. 归家
陆游的《得子虡濠上书》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感情,但陆游更侧重于对父子关系的深情,而李白则着重于对母亲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