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7:22
萧萧风雨小江秋,不是愁人亦合愁。
忽听疏钟知寺近,笑寻沙路上牛头。
在小江的秋天,风雨萧萧,虽然不是愁苦的人,但也难免感到忧愁。忽然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知道即将靠近寺庙,便笑着顺着沙路寻找牛头。
“疏钟”可联系到古代寺庙钟声的意象,钟声常常被用来代表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具有禅宗的意味,启发思考。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经历了宋朝的沦陷,诗风豪放,充满爱国情怀。
本诗作于陆游晚年,他身处政治动荡和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环境中,常常感到忧愁与失落。
这首诗以“舟中”这一特定场景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秋天,面临自然与内心的双重冲击。开篇的“萧萧风雨”渲染出一种凄凉的秋意,诗人虽然并非愁苦人,但却不能免俗地感受到一种忧伤。接着,诗人通过“忽听疏钟”得知寺庙的临近,这里引入了宁静的宗教意象,与之前的风雨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心灵的归宿与安慰。最后一句“笑寻沙路上牛头”,表现了诗人乐观的一面,他并没有被环境打倒,而是积极寻求生活的乐趣,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的精神,反映了深厚的人生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疏钟”指的是什么?
A. 远处的钟声
B. 船上的钟
C. 餐厅里的钟
“萧萧风雨”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温暖
B. 凄凉
C. 活泼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悲观
B. 乐观
C. 无所谓
答案:1.A 2.B 3.B
陆游的《舟中》和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但前者更倾向于内心的反思与乐观,而后者则是对山水壮丽的赞美与豪情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