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1:16
宿昔试安命,自私犹畏天。
劳生系一物,为客费多年。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疠偏。
散才婴薄俗,有迹负前贤。
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
火云滋垢腻,冻雨裛沉绵。
强饭莼添滑,端居茗续煎。
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
顺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牵。
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
篙师烦尔送,朱夏及寒泉。
昨夜我试着安命,心中却仍然畏惧上天的安排。
劳苦的生活仿佛被一物所束缚,做客的我已经花费了多年。
衡岳山和江湖都是那样广阔,蒸池的疫病却偏偏困扰我。
我怀才不遇,困于庸俗之中,有所成就却辜负了前人的教诲。
用巾子擦拭眼睛,酒瓶和食物轻易就能填满船舱。
火云滋生了污垢,冻雨使人感到沉闷。
强行吃饭,莼菜也变得滑腻,坐在家中继续泡茶煮水。
清幽的思绪荡漾在汉水之上,凉爽的回忆萦绕在岘山的巅峰。
顺着浪潮翻身倚靠,回帆又省去牵挂。
我家的碑文清晰可见,王姓的井水依然在流。
几根拐杖支撑着我衰老的牙齿,茅草屋里寄宿着短暂的安宁。
在园中曾经享受过安适,游寺则可以终老。
于是我性情如同渔父,名声却与鲁连不同。
感谢你,篙师,送我去朱夏和寒泉。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杜陵布衣,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以其深厚的诗才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创作了大量描绘社会、历史、生活的诗篇。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在此背景下反思自己的命运与生活,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回棹》是杜甫的一首重要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复杂心情。通过“宿昔试安命,自私犹畏天”,开篇便直面命运,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中可见诗人对自我命运的无奈与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诗中不仅有自然景观的描写,如“衡岳江湖大”,更有对人情世态的敏锐观察,表现了杜甫超凡的艺术才华。后半部分,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安居乐业的向往与对高洁理想的追求。诗人最终以“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收尾,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挣扎。
整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苦难与无奈,展现了杜甫对家国情怀的深沉思考。
逐句解析:
(以下逐句解析省略,依次进行。)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命运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我理想的坚持,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衡岳”指的是哪个地方?
“遂性同渔父”中“渔父”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