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时间: 2025-05-06 02:01:52

诗句

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

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

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1:52

原文展示

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
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
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乱生涯的感慨,和与友人相聚共饮的喜悦。诗中提到,自己原本不想过上戎马生涯,但却不得不与友人共饮。经历了战乱的失利,曾经的汉朝臣子也不得不回归现实。白发如雪,心中的忠诚却像一寸灰烬。与朋友的离别仿佛经历了生死,写下这首诗时正好登上台子。再次听到秦箫的曲子,所有人都回到了阮氏的宅子。春夜里,随着舞蹈留连,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注释

  • 戎马:指战争和骑马作战的生活。
  • 脐郿坞:脐郿是一个地名,可能指战斗的败局。
  • 握节:指持节,古代官员的象征。
  • 千茎雪:形容白发的多,像雪一样。
  • 丹心:指忠诚的心。
  • 披写:登上台子来写诗。
  • 秦箫:古代乐器,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 阮宅:阮籍的家,古代文人聚集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以真实反映社会民生、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著称,风格多样,涵盖了五言、七言等多种形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战乱使杜甫的生活变得艰难,他与友人相聚的时光显得尤为珍贵。诗中表现了对战乱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杜甫的《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复杂心情。诗的开头以“生戎马”表达了对战乱生活的无奈,紧接着便是对友人共饮的珍惜,反映了即使身处困境,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依然可以带来慰藉。

诗中通过“白发千茎雪”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接着,诗人以“丹心一寸灰”来映衬忠诚和理想的破灭,似乎在感叹名利的虚幻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离别与重聚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结尾的“泪落强裴回”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春夜的舞蹈与泪水交织,展现了诗人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心中对往事的无尽追忆与感慨。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战乱与友情相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而感人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

    • 诗人起初并不认为自己会过上这样的军旅生活,因此对与友人共饮的场景感到意外。
  2. 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

    • 提到战斗的失败,表达了对往昔荣耀的怀念,回归现实的痛苦。
  3.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 以白发比喻自己年华的流逝,忠诚之心却如同灰烬般微弱。
  4. 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

    • 描述经历过生死离别后,终于重聚,写下此诗。
  5.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

    • 重新听到熟悉的音乐,回忆起旧友阮籍的故居。
  6. 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

    • 在春夜的舞蹈中流连忘返,泪水不禁流下,表露出对朋友的深情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发比作“千茎雪”,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年华已逝。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描绘出诗人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战乱与友情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虽然身处困境,但友谊的力量依然能够带来温暖和慰藉,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坚韧。

意象分析

  • 戎马:象征战争与动荡的生活。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丹心:象征忠诚与理想。
  • 春夜舞:象征美好时光与友情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白发千茎雪”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春天的向往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友谊的珍惜
    • D) 对战争的厌恶
  3. “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中的“死地”指的是什么?

    • A) 战斗中
    • B) 生活困境
    • C) 朋友的离去
    • D) 地理上的遥远

答案

  1. C) 杜甫
  2.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A) 战斗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李白:杜甫的诗更倾向于反映社会现实与民生苦难,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由精神。杜甫的《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友情与孤独的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侧重于对战乱的感慨,后者则强调个人的洒脱与自得。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解》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九 菩萨蛮·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原子弹爆炸 其三 菩萨蛮 其一 菩萨蛮 其五 菩萨蛮 庚戌除夕吉林作 菩萨蛮 其一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其十二 菩萨蛮 菩萨蛮 钱依敏女士精于贝叶菩提造像新作历时五月乃成因奉题一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纡开头的成语 耒字旁的字 包含腆的词语有哪些 萹竹 瞠呼其后 夜月昼星 吹唇沸地 附开头的成语 忧挠 彑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声势汹汹 卤字旁的字 飘泊无定 豕字旁的字 窠窟 扇构 吞声饮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