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西方好·六首)

《望江南(西方好·六首)》

时间: 2025-05-04 01:07:34

诗句

西方好,随念即超群。

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

人世自纷纷。

凝望处,决定去栖神。

金地经行光里步,玉楼宴坐定中身。

方好任天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7:34

原文展示:

望江南(西方好·六首)
作者: 净圆 〔宋代〕

西方好,随念即超群。
一点灵光随落日,
万端尘事付浮云。
人世自纷纷。
凝望处,决定去栖神。
金地经行光里步,
玉楼宴坐定中身。
方好任天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方的美好,随意一想便能超越尘世的纷扰。太阳落下时,一丝灵光随之而来,生活中的所有琐事都交给浮云去处理。人世间的事物纷纷扰扰。在我凝望的地方,决定去栖息我的灵魂。在金色的土地上,行走在光中,而在玉楼中安坐,身心也随之安定。这样最好,任由天性自由。

注释:

  • 随念:随意的想法。
  • 灵光:指灵感或智慧的光辉。
  • 付浮云:将尘世繁杂的事务抛给浮云,意指不再挂念。
  • 栖神:安顿心灵。
  • 金地、玉楼:象征富贵和美好环境。

典故解析:

“金地”和“玉楼”常常用来形容富贵的地方,古代文人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净圆,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愈发强烈,诗中反映了这种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人通过描绘西方的美好,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淡然与超脱。诗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简洁有力,给人一种清新之感。诗中提到“灵光随落日”,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内心灵感的追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使用了“金地”和“玉楼”,这些词汇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的最后一句“方好任天真”,则是对自由和自然状态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真的尊重与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方好,随念即超群”:西方的美好景象,随意的想法便能让我超越凡尘。
    • “一点灵光随落日”:夕阳西下时,灵光闪现,带来智慧与启迪。
    • “万端尘事付浮云”:生活中琐碎的事情交给浮云去处理,不再理会。
    • “人世自纷纷”:世间万物纷繁复杂。
    • “凝望处,决定去栖神”:在我凝视的地方,决定安放我的灵魂。
    • “金地经行光里步”:在金色的土地上,行走于光辉之中。
    • “玉楼宴坐定中身”:在华丽的楼阁中安坐,身心都得到安宁。
    • “方好任天真”:这样最好,自然随性。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灵光”与“浮云”,表达了思想的深邃与超脱。
    • 对仗的运用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西方:象征理想与宁静。
  • 灵光:代表智慧与启发。
  • 浮云:象征生活的变幻无常。
  • 金地、玉楼:象征富贵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光”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智慧
    • C. 权力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世俗的追求
    • B. 对自由的向往
    • C. 对痛苦的接受
  3. 诗中“万端尘事付浮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忧虑
    • B. 超然
    • C. 忍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净圆与李白在对自然的描写上,李白的诗多了些豪放,而净圆则显得更为柔和细腻,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过永福精舍有怀仲白二首 避客 旴士张季携所注三略访西山先生既跋其书余复 次君畴洪卿韵送宗学赵优奏 读秦纪七绝 又和六首 挽顾君任粹二首 别宋斌文叔 题海陵徐神翁墓 别翁定宿瀑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波路壮阔 血字旁的字 楚肆 耳字旁的字 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争长竞短 振振有辞 小拍板 里字旁的字 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迎刃而理 飞字旁的字 阚阚 沙禽 柳陌花丛 儿字旁的字 俭者心常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