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

《望江南》

时间: 2025-05-03 21:38:47

诗句

重阳日,四面雨垂垂。

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路上水平脐。

渰浸倒东篱。

茱萸胖,黄菊湿齑齑。

落帽孟嘉寻蒻笠,漉巾陶令买蓑衣。

都道不如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8:47

望江南

作者: 李石 〔宋代〕

原文展示:

重阳日,四面雨垂垂。
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路上水平脐。
渰浸倒东篱。茱萸胖,黄菊湿齑齑。
落帽孟嘉寻蒻笠,漉巾陶令买蓑衣。
都道不如归。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这天,四周都在下着细雨。
在戏马台前,泥水拍打着马肚子;在龙山路上,雨水把小路淹没。
东篱的菊花正被雨水浸泡,丰硕的茱萸和湿润的黄菊分外娇嫩。
落下帽子的孟嘉在寻找草笠,陶渊明则在市场上买蓑衣。
人们都说远不如回家好。

注释:

  • 重阳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传统节日。
  • 戏马台:古代供人玩马的地方。
  • 泥拍肚:形容马踩在泥水中的情形。
  • 龙山路:可能指某地的山路。
  • 渰浸:浸泡、淋湿。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通常与菊花有关,典出陶渊明。
  • 茱萸:一种植物,象征重阳节的习俗。
  • 黄菊:指秋天盛开的菊花,象征着重阳节。
  • 落帽孟嘉:孟嘉是古代诗人,因雨落帽子而寻求遮盖。
  • 漉巾陶令:陶渊明,古代著名隐士和诗人,形容他在雨中购买蓑衣以防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石,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感受和对归家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

诗歌鉴赏:

《望江南》通过描绘重阳节中细雨绵绵的景象,展现了浓厚的秋意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诗中细腻的景物描写,如“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路上水平脐”,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当日的天气和环境,也暗示了生活中的艰辛与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归家的渴望。尤其是最后一句“都道不如归”,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愈加显得深刻,反映出人们在节日中对团圆、亲情的追求,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阳日,四面雨垂垂:开篇点明时节和气候,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
  • 戏马台前泥拍肚:描绘了雨天马匹在泥水中玩耍的生动场景,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
  • 龙山路上水平脐:进一步深化了雨水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
  • 渰浸倒东篱:表达了雨水的浸泡,暗示着生机与凋零的交替。
  • 茱萸胖,黄菊湿齑齑:以细腻的描写展现秋天的丰收,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
  • 落帽孟嘉寻蒻笠,漉巾陶令买蓑衣:通过历史典故,体现对古人生活的感怀。
  • 都道不如归:总结全诗,抒发了归家的愿望与对安宁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增添诗的层次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落帽孟嘉寻蒻笠,漉巾陶令买蓑衣”,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对团圆与亲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重阳:象征团圆与思念。
  • :暗示困境和情感的沉重。
  •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茱萸:象征重阳节的习俗与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望江南》的作者是谁?

    • A. 陶渊明
    • B. 李石
    • C. 杜甫
  2. 重阳节通常是在农历的哪个月?

    • A. 八月
    • B. 九月
    • C. 十月
  3. 诗中提到的“茱萸”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重阳节的习俗
    • C. 离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比,李石的《望江南》更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而王维则更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两者共同反映了对故乡和家人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边愁 其四 边愁 其二 边愁 其一 送李户部慈铭赴天津 小洞天 小洞天 大洞天 舟中积雨 春夜 独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牙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目不暇接 推崇备至 倚玉之荣 立字旁的字 溥天同庆 鹿死谁手 包字头的字 嚷嚷 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览闻辩见 支字旁的字 包含彭的词语有哪些 怀材抱器 象王 顺易 竭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