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梦中作

《梦中作》

时间: 2025-04-23 21:15:30

诗句

悠悠众扰去,寂寂孤吟歇。

雨过满窗凉,高林上明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5:30

原文展示:

悠悠众扰去,寂寂孤吟歇。
雨过满窗凉,高林上明月。

白话文翻译:

在纷扰的世事中,悠然自得地离去,独自吟唱也随之停止。
雨水过后,窗户上凉爽的气息弥漫,高高的树林上挂着明亮的月亮。

注释:

字词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心情的悠远。
  • 众扰:众多的烦扰,指外界的纷扰与干扰。
  • 寂寂:形容静谧,孤独的状态。
  • 孤吟:独自吟唱,表达一种孤独的情绪。
  • 雨过:雨水经过后,指雨停了。
  • 满窗凉:窗户上满是凉意,形容环境的清新。
  • 高林:高大的树林。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宁静与清明。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古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7- 约 1437),字士奇,号逸叟,明代初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在诗歌创作上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高远。他的诗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梦中作》写作于高启的晚年,其时正值明初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借以表达对世事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开头两句“悠悠众扰去,寂寂孤吟歇”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扰的逃避,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人选择在纷扰的外界中寻求内心的安宁,他的孤吟在此时也显得格外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雨过满窗凉,高林上明月”则描绘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窗户上凉爽的感觉与高高的明月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静谧的美好。诗中的自然景色不仅为诗人提供了避世的环境,也让他在此境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美好,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寻与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文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悠悠众扰去:时间流逝,纷扰的世事已离去,暗示一种超然的态度。
  2. 寂寂孤吟歇:独自吟唱的声音在此刻停止,反映出孤独的心境。
  3. 雨过满窗凉:雨水过后的清凉感,传达出一种清新与宁静。
  4. 高林上明月:高大的树林之上挂着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宁静与高远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如“悠悠众扰去”与“寂寂孤吟歇”。
  • 意象:使用“雨”、“窗”、“高林”、“明月”等自然意象,构建出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烦扰的超然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新与洗净,带来凉意。
  • :象征内心的视野与外部世界的隔离。
  • 高林:象征自然的壮丽与高远。
  • 明月:象征宁静、清明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悠悠众扰去”的意思是:
    A. 时间流逝,烦恼消失
    B. 纷扰的一切都已到来
    C. 生活变得复杂
    D. 诗人感到无聊

  2. "高林上明月"中提到的“明月”象征:
    A. 生活的烦恼
    B. 内心的宁静与理想
    C. 诗人的孤独
    D. 世俗的喧嚣

  3.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绝望
    B. 喜悦
    C. 宁静与淡泊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宁静的意境。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孤独与月光的思考。

诗词对比: 高启与王维的诗作虽然风格各异,但均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王维的《鹿柴》更偏向于描绘山水之美,而高启的《梦中作》则在宁静中流露出孤独的情感。两者都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维与高启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游密庵三首 野墅 次韵蔡学士岩桂 打鱼歌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七 致中诗戏论诗棋酒辄次原韵 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 过致思新斋 居仁与季言论养生方往叩之而原仲诗有金花充 得天台命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亏损 无明无夜 偻指 隹字旁的字 扎扎实实 绣筵 闳意妙指 敕始毖终 缶字旁的字 三生有幸 怪开头的成语 霰雪 包含碗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包含登的成语 齒字旁的字 两权分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