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卖墨陶叟

《赠卖墨陶叟》

时间: 2025-04-26 15:00:04

诗句

龙井老人称墨仙,有家近在荆溪边。

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

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

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

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0:04

赠卖墨陶叟

原文展示:

龙井老人称墨仙,有家近在荆溪边。
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
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
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
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

白话文翻译:

龙井的老人被称作墨仙,他的家就靠近荆溪。
秋天的竹屋在雨中响起铁臼的声音,春天的瓦篝在桐窗外飘散烟雾。
刚刚成型的墨玉不敢轻易使用,远道而来的豹皮袋曾经被进贡。
白天漫长的小殿试验乌丝墨,光泽闪烁像骊珠般浮动。
如今世间的潘李已不复存在,满箱的黄金争相出售。
文人为了书写《上林赋》,画家却把它用作《瀛洲图》。
文物年年都在衰退,动荡年代谁又说少有珍贵?
所以必须向你请求双螺,醉意中写下檄文磨砺鼻端。

注释:

  • 龙井:指的是一种名贵的茶,象征着高雅和清新。
  • 墨仙:指以制墨闻名的老者,形象高洁,富有文人气质。
  • 铁臼:磨墨的工具,声音象征着创造和艺术的过程。
  • 玄玉:墨的主要成分,象征珍贵和稀有。
  • 潘李:典故,指代历史上著名的文人或家族,意在说这些人已经不复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约 1336-1374),明代初期的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哲理,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文人与艺术创作处于变革之际。诗中通过对墨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艺术的珍视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墨仙”的老人,及其周边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活力,同时也隐藏着对艺术的深刻思考。开篇通过“龙井老人称墨仙”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雅致的氛围。随后,诗人描绘了秋天竹屋的雨声和春天桐窗的烟雾,表现出时光流转与自然变化,令人感受到一种安静而悠然的生活场景。

诗中还提到“玄玉初成敢轻用”,暗示墨的珍贵,以及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突显了文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诗人对文物衰退和文化遗失的忧虑。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工整,句式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展示出高启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巧。通过对墨的细腻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也引发了对人事无常、文化衰落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井老人称墨仙,有家近在荆溪边。
    开篇介绍主人公,设定了背景。

  2. 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
    描述自然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声音与景象交融。

  3.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反映墨的珍贵与重要性,暗示艺术创作的严谨性。

  4. 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
    诗人通过墨水的光泽,表现出创作的灵动与活力。

  5. 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反映社会的变迁与文人理想的失落。

  6. 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
    说明文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造。

  7. 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
    表达对文物衰退的忧虑,文化的珍贵不应被忽视。

  8. 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
    最后以请求双螺结束,体现人情与艺术的交织。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韵美。
  • 比喻:如“光迸骊珠”,用珠子比喻墨的光泽,生动形象。
  • 象征:墨象征着艺术的珍贵和文人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墨的赞美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与对文化衰退的忧虑,展现了在动乱社会中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守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珍贵。
  • 龙井:体现高雅和清新,代表文人的生活追求。
  • 竹屋、桐窗: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墨仙”指的是哪位老人?

    • A. 龙井老人
    • B. 荆溪老人
    • C. 潘李
  2. 诗中提到的“黄金满箧”是指什么?

    • A. 文人的理想
    • B. 物质的追求
    • C. 艺术的珍贵
  3.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文物衰退的忧虑?

    • A. 词臣供写上林赋
    • B. 文物年来颇凋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描写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高启的《赠卖墨陶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但高启更注重对文化与艺术的思考,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德寿春帖子八首 德寿春帖子八首 德寿春帖子八首 得致仕喜成 得雨 道过京师二首 到飞泉 当垆 代广漕刘元举谢赵相茶二首 答赵周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亠字旁的字 舆謡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谲诞 尸字头的字 杀威棒 二字旁的字 包含榜的成语 涛澜汹涌 金屑酒 炎宋 荆棘铜驼 弹剑作歌 夹纩 独运匠心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