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0:04
龙井老人称墨仙,有家近在荆溪边。
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
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
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
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
龙井的老人被称作墨仙,他的家就靠近荆溪。
秋天的竹屋在雨中响起铁臼的声音,春天的瓦篝在桐窗外飘散烟雾。
刚刚成型的墨玉不敢轻易使用,远道而来的豹皮袋曾经被进贡。
白天漫长的小殿试验乌丝墨,光泽闪烁像骊珠般浮动。
如今世间的潘李已不复存在,满箱的黄金争相出售。
文人为了书写《上林赋》,画家却把它用作《瀛洲图》。
文物年年都在衰退,动荡年代谁又说少有珍贵?
所以必须向你请求双螺,醉意中写下檄文磨砺鼻端。
作者介绍:高启(约 1336-1374),明代初期的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哲理,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文人与艺术创作处于变革之际。诗中通过对墨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艺术的珍视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墨仙”的老人,及其周边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活力,同时也隐藏着对艺术的深刻思考。开篇通过“龙井老人称墨仙”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雅致的氛围。随后,诗人描绘了秋天竹屋的雨声和春天桐窗的烟雾,表现出时光流转与自然变化,令人感受到一种安静而悠然的生活场景。
诗中还提到“玄玉初成敢轻用”,暗示墨的珍贵,以及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突显了文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诗人对文物衰退和文化遗失的忧虑。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工整,句式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展示出高启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巧。通过对墨的细腻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也引发了对人事无常、文化衰落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龙井老人称墨仙,有家近在荆溪边。
开篇介绍主人公,设定了背景。
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
描述自然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声音与景象交融。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反映墨的珍贵与重要性,暗示艺术创作的严谨性。
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
诗人通过墨水的光泽,表现出创作的灵动与活力。
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反映社会的变迁与文人理想的失落。
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
说明文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造。
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
表达对文物衰退的忧虑,文化的珍贵不应被忽视。
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
最后以请求双螺结束,体现人情与艺术的交织。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墨的赞美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与对文化衰退的忧虑,展现了在动乱社会中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守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墨仙”指的是哪位老人?
诗中提到的“黄金满箧”是指什么?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文物衰退的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