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杨氏山庄

《杨氏山庄》

时间: 2025-05-04 02:09:05

诗句

斜阳流水几里,啼鸟空林一家。

客去诗题柿叶,僧来供煮藤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9:05

原文展示:

杨氏山庄
作者: 高启 〔明代〕

斜阳流水几里,
啼鸟空林一家。
客去诗题柿叶,
僧来供煮藤花。

白话文翻译:

在斜阳的映照下,河水流淌了几里,
空旷的树林中,鸟儿啼叫,一家人静静居住。
客人离去后,我在柿树叶上题写诗句,
僧人来到这里,供奉煮好的藤花。

注释:

  • 斜阳:指夕阳,夕阳西下时的阳光。
  • 流水:流动的水,这里指河水。
  • 啼鸟:鸟儿鸣叫。
  • 空林:指空旷的树林。
  • 一家:可能指诗人的家,或一户人家。
  • 柿叶:柿子树的叶子,这里用来题诗。
  • 僧来供煮藤花:僧人来到此地,供奉煮过的藤花,藤花可作茶饮。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可以从“僧”和“诗”二者的对比中引申出对道教与佛教生活方式的思考。诗人在山庄中生活,表明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士人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487年-1535年),字季员,号静斋,明代诗人,与徐祯卿、李贽并称。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山水田园的恬淡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启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作简单而富有情趣,体现了明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杨氏山庄》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夕阳下,流淌的河水与树林中的鸟鸣交相辉映,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气息。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客人离去后留下的诗句和僧人带来的清茶,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自然之间的联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展现了高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阳流水几里,
    描绘了夕阳下宁静的河流,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自然景象。

  2. 啼鸟空林一家。
    进一步描绘空旷树林中鸟鸣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

  3. 客去诗题柿叶,
    客人离去后,诗人将思绪寄托于柿树叶上,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

  4. 僧来供煮藤花。
    僧人的来访为诗人带来了平静的心境,藤花的茶饮象征着清淡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夕阳、流水、啼鸟、柿叶、藤花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高启追求内心宁静、淡泊名利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象征着宁静的黄昏时光,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流动。
  • 啼鸟: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家庭的温暖。
  • 柿叶:象征着诗人的思想与感情寄托。
  • 藤花:象征着清淡的生活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斜阳”是指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黄昏的阳光
    C. 正午的阳光
    答案: B

  2. “啼鸟空林一家”中,“一家”指的是?
    A. 一户人家
    B. 诗人的家
    C. 一种鸟类
    答案: A

  3. 诗人通过“柿叶”做什么?
    A. 拍照
    B. 题写诗句
    C. 画画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二者都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生活,但高启的作品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感悟。两者共同反映了明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山居戏题二首 其一 东窗遣兴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 病起初夏 夜半池上作 读书 遣怀 涂毒策禅师真赞二首 其二 广慧法师赞 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字旁的字 蚁穴坏堤 宦囊清苦 金石之言 铢积寸累 美其名曰 包含忆的词语有哪些 泽陂 家大业大 崔错 糹字旁的字 功成身退 包含沫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迎祀 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