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2:25
《竹枝歌(六首)》
作者: 高启〔明代〕
踯躅花红鸭摐飞,
黄牛庙下见郎希。
大摊钱卖盐去,
短钗簪叶负薪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红色的踯躅花开得正艳,鸭子在水面上嬉戏飞翔;在黄牛庙的旁边,我看到一位年轻人在卖盐;他身边的摊子上摆满了钱,而他则是用短钗和簪子把一片片的叶子纺成饰物,背负着薪柴归家。
高启(公元 1336年-公元 1378年),字季良,号阮亭,明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琐事,极具地方色彩。
《竹枝歌》是高启的一组诗歌,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百态,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民生状态和乡土情怀。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是高启生活在明初,社会动荡后,人民生活逐渐恢复,诗中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竹枝歌》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生动。诗中的“踯躅花红”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鸭摐飞”则增添了自然的活力。黄牛庙和卖盐的场景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切热爱。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和谐的乡村画面,流露出对劳动者的敬意与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农村生活为主题,表现了对自然美和劳动者生活的热爱,传达了一种朴实无华、和谐共生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黄牛庙”代表什么?
“踯躅花红鸭摐飞”中,鸭子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