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9:34
西江月(垂丝海棠,一名醉美人)
作者: 黄机 〔宋代〕
捻翠低垂嫩萼,
匀红倒簇繁英。
秾纤消得比佳人,
酒入香肌成晕。
帘幕阴阴窗牖,
阑干曲曲池亭。
枝头不起梦春酲,
莫遣流莺唤醒。
这首诗描绘了海棠花的妩媚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花与佳人进行对比,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诗中提到的“嫩萼”和“繁英”象征着花的娇嫩与繁盛,而“酒入香肌成晕”则暗示了佳人的醉态,表现出一种轻柔的醉意。窗帘和池亭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最后一句“莫遣流莺唤醒”则传达出希望保持这份宁静的愿望。
作者介绍:
黄机,宋代词人,其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他的作品常常描绘女性之美与自然景物相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那是一个文人雅士追求生活情趣与艺术品位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宁静的向往。
《西江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海棠花的娇美与佳人的醉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首联以“捻翠低垂嫩萼”引入,展现了海棠花的生机与娇嫩,仿佛在轻轻抚摸着这些花瓣。而“匀红倒簇繁英”则进一步描绘了花的繁盛,仿佛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形成了一片美丽的画卷。
中间两句“秾纤消得比佳人,酒入香肌成晕”则将自然与人情结合,描绘出一位佳人的醉态,仿佛她的美丽与海棠花的娇艳交相辉映。这里的“酒”不仅是物质的,也是情感的象征,表示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后两句“帘幕阴阴窗牖,阑干曲曲池亭”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仿佛一幅静谧的画面呈现在眼前,令人心生向往。而最后一句“莫遣流莺唤醒”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的渴求,希望在这美丽的瞬间停留,享受那份无忧无虑的醉态。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海棠花和佳人醉态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江月》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诗中“酒入香肌成晕”意指:
“莫遣流莺唤醒”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