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09
木兰花慢
丙子上巳,京中名士楔饮玄圃潭,潭秋为拈得“陈”字嘱赋,兼寄孟晋永嘉
作者: 夏承焘
枌榆回首意,几人物,似乾淳。
只连夜湖楼,梦中历历,玉海星辰。
销魂。新亭饮宴,便过江还念永嘉人。
珍重南都灯火,鹃边杯酒临分。
湖云。虽好亦边尘。
堤柳几番新。
笑心事年年,校书马队,听角鸥群。
阳春。待赓高唱,奈五噫,已倦望京身。
吩咐谢池芳草,明年归约比邻。
在枌榆树下回首,心中思绪纷纷,几位人物,仿佛是乾淳时代的风雅。
只是在夜晚的湖楼,梦中清晰可见,仿佛玉海星辰般璀璨。
令人销魂。新亭的宴会,虽然过江,但仍惦念永嘉的朋友。
珍惜南方城市的灯火,临别时在杜鹃花旁举杯共饮。
湖上的云,虽美却也有尘埃。
堤边的柳树几度春秋更替。
年年笑谈心事,校书的马队,听着鸥鸟的叫声。
阳春时节,期待高歌,奈何已对京城感到厌倦。
叮嘱在谢池的芳草,明年再约邻居一同归来。
夏承焘(1880-1934),字子良,号梅溪,近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多受传统诗风影响,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这首诗作于丙子年(约公元1926年),当时的作者与京中的名士们于玄圃潭聚饮,因潭秋的感受而作。诗中带有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过往的怀念。
《木兰花慢》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秋日的饮宴场景。诗人以“枌榆回首意”引入,表现出对往昔岁月的感慨与追忆。接着,诗中借助“夜湖楼”与“梦中历历”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真实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样一个美好的时光中。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南都灯火的珍惜,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已倦望京身”一句,流露出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融入了浓厚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友谊、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围绕友情、怀旧及对生活的感慨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邃和复杂情感。
下列哪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A. 枌榆回首意
B. 珍重南都灯火
C. 听角鸥群
D. 校书马队
"阳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厌倦
B. 新希望
C. 友谊
D. 思念
诗中提到的“新亭”主要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聚会的场所
C. 一场梦
D. 一种情感
可以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但夏承焘的作品更显细腻,情感更为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