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19
木兰花 其一
作者: 杨慎 〔明代〕
遥钟促漏难成寝。
残月疏灯寒凛凛。
镜添华发似愁潘,
带减腰肢如病沈。
玉箫尘琐无心品。
故国经年书断锦。
欲寻石上一柯棋,
共醉山中千日饮。
在夜深人静时,钟声催促着漏水,难以入睡。
残月和稀疏的灯光使人感到寒意阵阵。
镜子中显现的白发,让我像愁苦的潘江一样,
而身材的消瘦则像得了病的沈柔。
玉箫上落满了尘埃,心中无意再品味音乐。
故乡的音信已断,书信如锦绣般难以寄出。
我想在石上找一颗棋子,
与友人共醉在山中,畅饮千日。
作者介绍:
杨慎(约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之,号惭愧,四川人。他以诗词和散文见长,尤其以词作著称。其作品风格独特,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人生的低谷,内心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衰老的感慨。
杨慎的《木兰花 其一》以其清晰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开头的“遥钟促漏难成寝”,不仅揭示了夜的寂静,也暗示了时间如水般流逝,令人难以安寝。接着,残月和寒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读者感受到深夜的孤寂。
“镜添华发似愁潘,带减腰肢如病沈”,通过对自身形象的反思,诗人将个人的衰老与忧愁紧密联系,这不仅是对自身的感慨,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由于生活的困惑与无奈,诗人对音乐的无心品味,象征着他对生活乐趣的失去。
在最后两联中,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渴望,欲在山中共饮千日,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读来令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衰老与思乡的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深入探讨了人生命运的无常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遥钟促漏难成寝”意指:
A. 夜深人静
B. 时间流逝快
C. 入睡困难
D. 寂静无声
“镜添华发”是用来表达:
A. 年轻
B. 美丽
C. 衰老与愁苦
D. 健康
诗中的“欲寻石上一柯棋”象征:
A. 思乡
B. 追求
C. 逃避现实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