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1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18:44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沈思暗记。几许无凭事。菊靥开残秋少味。闲却画阑风意。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入香襟。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
在内心深处默默思念,多少事情无从凭依。菊花在残秋中绽放,却少了几分风味。闲坐在画廊前,感受微风的意趣。梦中归处难以寻觅,微凉的空气悄然渗入衣襟。仍然怨恨那次在庭院中相聚,依旧是月光浅淡,灯光深幽。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中的“菊”常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尤其是在秋天盛开的菊花,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宋代文化中,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7年-1050年),字叔原,号奕堂,北宋著名词人,以其清丽婉约的词风著称。生于盛世时代,诗人多游历于江南,受到士人文化的熏陶。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在季节变换之际的感慨与思念,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细腻而深刻的感受。
《清平乐》是晏几道的一首经典词作,这首词在意境上渗透着浓厚的秋意与思念之情。词的开头“沈思暗记”便引领读者进入一种内心的沉思状态,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但在“残秋少味”中,诗人感受到的却是秋日的凋零与孤寂,仿佛映射了自己心情的凋谢。
“闲却画阑风意”则描绘了一个轻松的场景,诗人坐在画栏旁,静静感受着微风,然而随之而来的“梦云归处难寻”又让人感到一丝失落,似乎梦中美好的回忆已经难以再现。最后两句“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将内心的遗憾推向高潮,月光与灯光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而动人,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沈思暗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犹恨那回庭院”中的“恨”字指的是:
答案: 1. B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清平乐》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