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1:41
飞花自有牵情处。不向枝边坠。随风飘荡已堪愁。更伴东流流水过秦楼。楼中翠黛含春怨。闲倚阑干见。远弹双泪惜香红。暗恨玉颜光景与花同。
飞舞的花瓣自有它牵挂的地方,却不愿意停留在枝头。它随风飘荡,已然让人感到忧愁,更伴随着东流的流水,经过了秦楼。楼中那翠绿的眉黛含着春天的怨恨,闲倚在栏杆上,看到远方,眼泪流淌,怜惜那香红的花瓣。暗自怨恨,美丽的容颜与花的光景竟是相同的命运。
晏几道(约989年-1055年),字叔原,号惭愧,宋代词人。他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细腻,常被后人称为“词中之龙”。
《虞美人》是晏几道在其晚年创作的词作,表现了对逝去青春和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文人们多有感伤之情,尤其在春日时节,飞花与流水的景象更能引发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思考。
《虞美人》通过飞花与流水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与惋惜。开头“飞花自有牵情处”,既表现了花瓣的自由飞舞,也暗示了诗人与美好事物之间的情感纠葛。接着提到“不向枝边坠”,让人联想到一种无奈与失落,花瓣不愿停留的背后,似乎是对美丽时光的无法把握。
“随风飘荡已堪愁”,花瓣随风而去,带走的不仅是花的形态,更是与之相连的情感,令诗人感到忧愁。东流的流水与秦楼的联想,更增添了一层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古老的秦楼则代表了曾经的繁华与记忆。
“楼中翠黛含春怨”,楼中含春的女子,眉黛如翠,正是那个时代美人的典型象征,她们的怨愁与花瓣的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的“暗恨玉颜光景与花同”,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丽和青春的无奈与惋惜,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感慨在此刻交织,令人深思。
整首词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的怀念与惋惜,透过飞花流水的意象,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中“飞花自有牵情处”意指什么?
“楼中翠黛含春怨”中“翠黛”指代什么?
整首词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