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采桑子

《采桑子》

时间: 2025-05-04 03:33:09

诗句

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

一寸秋波。

千斛明珠觉未多。

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

今日蹉跎。

恼乱工夫晕翠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3:09

原文展示:

晏几道的《采桑子》 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 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 今日蹉跎。恼乱工夫晕翠蛾。

白话文翻译:

在红色的窗子和碧玉般的新装旧名中,依然盘着双螺发髻。 一缕秋水的波纹,千颗明珠在心中觉得还是不够。 小时候和伙伴一同玩耍,习惯了听那清脆的歌声。 今天却因时光的流逝而感到迷惘,心中烦乱得像那翩翩起舞的翠蛾。

注释:

  • 红窗:指红色的窗户,象征温暖和美好。
  • 碧玉:形容人的容貌或服饰如碧玉般美丽。
  • 双螺: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形如双螺旋。
  • 一寸秋波:形容秋天的水波,暗指女子的眼波。
  • 千斛明珠:比喻心中无尽的珍贵情感。
  • 竹马:指童年时骑竹马玩耍的伙伴,象征纯真的友情。
  • 清歌:指优美的歌曲。
  • 蹉跎:指时光的流逝和虚度。
  • 恼乱工夫:指心情烦乱,无法集中精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30年-1110年),字善思,号莲舟,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以其婉约派词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爱情、人生感悟及自然景色,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采桑子》写于晏几道晚年,正值他人生的转折点,时光流逝,感慨万千。此诗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红窗碧玉的装扮勾勒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场景,使人感受到青春的朝气与活力。接着,诗人以“千斛明珠”来比喻自己心中满是珍贵的情感,然而这些情感似乎仍不够充实,显示了对爱情或友谊的渴求和不满足。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与竹马同游的童年时光,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让人向往。可惜时光荏苒,如今却只能在“今日蹉跎”中感叹,心情的烦乱与无奈如同“晕翠蛾”般迷离。整首词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人生的变迁与内心的挣扎,深具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窗碧玉新名旧: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象征青春与美丽的结合。
  • 犹绾双螺:女子的发髻如双螺,强调了她的优雅。
  • 一寸秋波:指女子的眼波,暗示她的情感深邃而动人。
  • 千斛明珠觉未多:表现出对情感的渴望与不满足。
  • 小来竹马同游客:回忆起与童年伙伴一起玩耍的欢乐时光。
  • 惯听清歌:强调了那段时光中歌声的美好。
  • 今日蹉跎: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恼乱工夫晕翠蛾:表达内心的烦乱与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千斛明珠”,富有诗意。
  • 对仗:如“红窗碧玉”与“犹绾双螺”,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通过“恼乱工夫”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红窗:象征温暖的家庭与美好的生活。
  • 碧玉:隐喻美丽与珍贵。
  • 双螺:代表女性的优雅与传统美。
  • 秋波:寓意情感的深邃与变化。
  • 明珠:象征珍贵的情感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采桑子》的作者是谁?

    • A) 宋之问
    • B) 晏几道
    • C) 李清照
    • D) 杜甫
  2. “千斛明珠觉未多”中的“明珠”比喻什么?

    • A) 财富
    • B) 情感
    • C) 友谊
    • D) 美食
  3. 诗中提到的“竹马”象征什么?

    • A) 童年伙伴
    • B) 爱情
    • C) 自由
    • D) 旅行

答案:

  1. B) 晏几道
  2. B) 情感
  3. A) 童年伙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周邦彦《兰陵王》

诗词对比:

  • 晏几道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都擅长描绘情感,但晏几道更侧重于怀旧与人生的无奈,李清照则更突出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晏几道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苦热行 酬崔侍御见赠 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示清道人并沈道士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 杼山上峰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五韵赋得印字…之会 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送僧之京师 奉和薛员外谊赠汤评事衡反招隐之迹兼见寄十二韵 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切树倒根 病字头的字 蒲州梆子 癶字旁的字 频留 建之底的字 一迎一合 托息 水字旁的字 小忠小信 动静有常 包含妥的词语有哪些 空结尾的成语 鹑鹊之乱 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掩口葫芦 刀字旁的字 珍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