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0:10
玉笛送残梅。
片片随风入镜台。
台下新妆传玩处,
徘徊。
腊尾春头恨几回。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情景。夜幕下,玉笛声伴随着残梅的香气飘散,梅花的花瓣随风而落,映入了镜台之中。在镜台下,盛装打扮的女子在玩赏梅花,轻轻徘徊。时光流转,腊月末尾与春天初来之间的相聚,令人心中不禁涌起几许惆怅与遗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8年),字德明,号升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诗词、散文和书法闻名,作品风格独特,擅长赋诗,常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宵佳节,正值腊月与春天交接之际,描绘了元宵节的美丽景象以及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南乡子 其一 荆州元夕》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个美丽而略显忧伤的场景。开头的“玉笛送残梅”,在轻柔的笛声和梅花的凋零中,隐含着春天的即将来临与冬天的无情。随着“片片随风入镜台”,作者将注意力转向了镜台下的新妆女子,既表现了女子的美丽,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时光的短暂。
“腊尾春头恨几回”一句,则是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慨。腊月的结束象征着旧岁已去,春天的到来则是新生的开始,然而这种轮回又充满了遗憾。这种对春天的期盼与对过往的惋惜,正是人们在欢庆佳节时常有的复杂情感,既有喜悦又有忧伤。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个既浪漫又感伤的春日景象,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元宵节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希望与时间流逝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玉笛”象征什么?
“腊尾春头恨几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