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玉楼春(闻笛)

《玉楼春(闻笛)》

时间: 2025-04-26 14:09:57

诗句

红楼十二春寒恻。

楼角何人吹玉笛。

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

昭华人去无消息。

江上青山空晚色。

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9:57

原文展示

玉楼春(闻笛)
作者: 王武子 〔宋代〕

红楼十二春寒恻。
楼角何人吹玉笛。
天津桥上旧曾听,
三十六宫秋草碧。
昭华人去无消息。
江上青山空晚色。
一声落尽短亭花,
无数行人归未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寒冷和孤寂,红色的楼阁在这个春季显得特别萧瑟。楼角传来的玉笛声,让人想起在天津桥上曾经听到的悠扬乐曲,那时的三十六宫已被秋草覆盖,满目苍翠。如今,昔日的美好人事已去,毫无音信。江边的青山在黄昏时分显得空旷而冷清。短亭的花瓣在风中飘落,那一声声的落花仿佛在诉说着无数归去的行人,而他们却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寒恻:春天寒冷而令人感到凄凉。
  • 玉笛:一种用玉制作的笛子,象征高雅的音乐。
  • 天津桥:指的是一座著名的桥,具有历史文化的象征。
  • 三十六宫: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众多宫殿,象征着繁华与辉煌的过往。
  • 昭华:指的是美丽的容颜或美好的光景,常常与女子有关。
  • 短亭花:指的是短亭中的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典故解析

  • 天津桥:连接了古今,象征着回忆和往昔情景。
  • 三十六宫:暗指古代的繁华与权贵生活,但现在已成过往,反映诗人对逝去繁华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武子,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寒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的感伤。诗中所描绘的环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玉楼春(闻笛)》以春天为背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寒带来的萧瑟气氛。开篇的“红楼十二春寒恻”即展现出一种冷清和孤独的感觉,仿佛春天的暖意都被寒冷所掩盖。接下来,诗人通过“楼角何人吹玉笛”的描写,引出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笛声在寂静中回荡,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天津桥上旧曾听”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情感,诗人回忆起在天津桥上听到的美妙笛声,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然而,随着“昭华人去无消息”的转折,诗人意识到美好的日子已一去不复,只有空旷的青山和晚色在静静诉说着孤独。

最后一句“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将情感推向高潮,花瓣的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行人归未得则道出了生活中无奈和失落的情感。整首诗在抒情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怀旧和无可奈何的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楼十二春寒恻:描绘春天寒冷的情景,暗示环境的凄冷。
  • 楼角何人吹玉笛:询问在楼角吹笛的人,暗示对音乐的向往和对往昔的追忆。
  • 天津桥上旧曾听:回忆在天津桥上听到的美妙乐曲,渲染出怀旧的氛围。
  • 三十六宫秋草碧:描绘昔日繁华已成往事,留下的只有秋草的苍凉。
  • 昭华人去无消息:表达人事已去,音信全无的孤独感。
  • 江上青山空晚色:描绘江边的青山和黄昏的景象,增添了诗的孤寂感。
  • 一声落尽短亭花:花瓣的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消逝。
  • 无数行人归未得:表达对归家无望的失落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寒恻”比喻春天的冷清。
  • 拟人:如“江上青山空晚色”,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人去无消息,青山空晚色”。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寒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逝去繁华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楼: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 玉笛:代表高雅的艺术与文化。
  • 天津桥:象征着记忆与连接过去。
  • 三十六宫:象征着权力与繁华的背影。
  • 短亭花: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津桥”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繁华
    • B. 现实的孤独
    • C. 音乐的美好
    • D. 以上都是
  2. “一声落尽短亭花”中“落尽”的意思是什么?

    • A. 完全落下
    • B. 随风飘散
    • C. 开始凋谢
    • D. 仍有花瓣
  3. 诗中的“昭华人去无消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朋友的思念
    •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往昔亲情的怀念,但更多的是对家庭的思念,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则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豪情与壮志,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王武子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以上内容为《玉楼春(闻笛)》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踏莎行 题谭篆卿填词图 踏莎行 其一 感事 踏莎行 题谢榆孙溪山读书图 踏莎行 其二 用石帚韵有赠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中秋 踏莎行 其三 踏莎行 其三 踏莎行 仲春拟雁别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许少与 色字旁的字 平生之志 欠字旁的字 桀逆放恣 沦塞 贪昧 挟辅 竹字头的字 棋开头的成语 木字旁的字 浑浑噩噩 邑人 一路货色 亲逖 包含车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