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9:57
玉楼春(闻笛)
作者: 王武子 〔宋代〕
红楼十二春寒恻。
楼角何人吹玉笛。
天津桥上旧曾听,
三十六宫秋草碧。
昭华人去无消息。
江上青山空晚色。
一声落尽短亭花,
无数行人归未得。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寒冷和孤寂,红色的楼阁在这个春季显得特别萧瑟。楼角传来的玉笛声,让人想起在天津桥上曾经听到的悠扬乐曲,那时的三十六宫已被秋草覆盖,满目苍翠。如今,昔日的美好人事已去,毫无音信。江边的青山在黄昏时分显得空旷而冷清。短亭的花瓣在风中飘落,那一声声的落花仿佛在诉说着无数归去的行人,而他们却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武子,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寒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的感伤。诗中所描绘的环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孤独。
《玉楼春(闻笛)》以春天为背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寒带来的萧瑟气氛。开篇的“红楼十二春寒恻”即展现出一种冷清和孤独的感觉,仿佛春天的暖意都被寒冷所掩盖。接下来,诗人通过“楼角何人吹玉笛”的描写,引出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笛声在寂静中回荡,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天津桥上旧曾听”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情感,诗人回忆起在天津桥上听到的美妙笛声,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然而,随着“昭华人去无消息”的转折,诗人意识到美好的日子已一去不复,只有空旷的青山和晚色在静静诉说着孤独。
最后一句“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将情感推向高潮,花瓣的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行人归未得则道出了生活中无奈和失落的情感。整首诗在抒情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怀旧和无可奈何的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寒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逝去繁华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津桥”是用来象征什么?
“一声落尽短亭花”中“落尽”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的“昭华人去无消息”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玉楼春(闻笛)》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