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3:50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作者: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昨夜我因读《蜀志》,忍不住嘲笑曹操、孙权和刘备。
他们运尽心机,徒劳无功,最后只得三分天下。
仔细想来,何不与刘伶一醉呢?
人世间本没有百岁长寿。少年轻狂,老来却是憔悴。
在中间的那些少年,怎能忍心将浮名牵系?
一品和千金,问那白发老人又如何逃避?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文学家。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著称,作品多涉及政治、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席间分题时,作者通过回顾历史人物,表达对权力与名利的看法,反映出对人生短暂和醉生梦死的思考。
此诗以历史人物为切入点,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诗中开头提到《蜀志》,立刻将读者带入历史的场景中,借以嘲讽曹操、孙权和刘备的权谋。范仲淹认为,他们虽运尽心力,最后却只得三分天下,显示出权力的虚幻与无常。
“争如共刘伶一醉”,将刘伶的洒脱与当权者的权谋对比,诗人宁愿与之共醉,意在抒发对官场勾心斗角的厌倦。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年轻时的狂妄与年老时的憔悴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无奈与无常。
最后,诗人质疑浮华名利的价值,感叹“白发如何回避”,表现出对老去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历史与个人的结合,展现出范仲淹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传达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哪几位?
诗人提到“人世都无百岁”,意在表达什么?
“争如共刘伶一醉”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仲淹的《剔银灯》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但范仲淹更强调对浮名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对饮酒的豪情。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