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桃花洲

《桃花洲》

时间: 2025-05-04 03:22:09

诗句

历骋禅扉到暮钟,苦无胜事可深穷。

归来唤渡青溪上,唯有山桃满路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09

原文展示

桃花洲
作者: 徐良弼 〔宋代〕

历骋禅扉到暮钟,
苦无胜事可深穷。
归来唤渡青溪上,
唯有山桃满路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游历禅寺,体验到一种内心的空虚与无奈。即使行走到这里,也没有什么值得深入探究的事物。回程时,他在青溪边呼唤渡船,眼前却只见满路的桃花,绚烂而美丽。

注释

  • 历骋:历经、游历。
  • 禅扉:指禅宗寺庙的门。
  • 暮钟:傍晚时分的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苦无胜事:苦恼没有值得深入探讨的事情。
  • 归来唤渡:回来的时候呼唤渡船。
  • 青溪:青色的小溪。
  • 山桃:山上的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美丽和春天。桃花源的意象也可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联系,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良弼,字子良,号南华,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桃花洲》写于一个寻常的黄昏,诗人游历禅寺,经过桃花盛开的地方,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失落,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

诗歌鉴赏

《桃花洲》通过简单的场景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中,诗人游览禅寺,聆听暮钟,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苦无胜事可深穷”道出了他在追求精神寄托时的无奈与失落。相较于前面的沉重情感,后两句则转向自然的美丽,桃花的绚烂成为诗人心灵的慰藉。诗人通过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美好,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在意境上则多了一层对立,既有对生活的思索,也有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历骋禅扉到暮钟:诗人经过禅宗寺庙,听到暮钟,暗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 苦无胜事可深穷:表达诗人内心的无奈,尽管身处美景中,却感到缺乏深刻的体验。
  • 归来唤渡青溪上:回程时,唤渡船,象征着对归属的渴望。
  • 唯有山桃满路红:桃花的美丽,成为了诗人心灵的慰藉,反映出对自然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历骋禅扉”与“归来唤渡”,形成对称。
  • 比喻:桃花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希望,反衬出内心的孤独。
  • 意象:钟声、青溪、桃花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美好,表达对生活的思索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在无奈中感受到桃花的绚烂,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美丽与希望。
  • 暮钟:时间的流逝,代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青溪:象征宁静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徐良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暮钟”象征什么?

    • A. 美好时光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声音
  3.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意象?

    • A. 大海
    • B. 桃花
    • C. 山脉

答案

  1. B. 宋代
  2. B. 时间的流逝
  3. B. 桃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桃花洲》则在自然的美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桃花源记及其文化影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 送韦司马别诗 赠江长史别诗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诗 赠诸游旧诗 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敬诗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 寄江州褚谘议诗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主簿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觞 大权旁落 妙论 弓字旁的字 包含赞的词语有哪些 陶开头的成语 抛戈卸甲 断还归宗 俯仰无愧 歺字旁的字 周情孔思 连更星夜 落脚 幺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病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