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剑溪上

《南剑溪上》

时间: 2025-05-05 10:24:11

诗句

长舟不用柂,沙上木为蒿。

溪路湾环转,滩声日夜号。

居人不觉险,行客始知劳。

四望无平地,山田级级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4:11

原文展示:

长舟不用柂,沙上木为蒿。
溪路湾环转,滩声日夜号。
居人不觉险,行客始知劳。
四望无平地,山田级级高。

白话文翻译:

长舟行驶时不需用桨,沙滩上生长着芦苇。
溪水蜿蜒曲折,激流的声音日夜回响。
居住在这里的人不觉得险恶,过路的客人开始感到劳累。
四周望去没有平地,山坡和田地层层叠叠。

注释:

  1. 长舟:指长形的船只。
  2. :指船桨。
  3. 木为蒿:此句形容沙滩上长满了芦苇。
  4. 溪路:指溪水流淌的道路。
  5. 滩声:指水流冲击滩涂所产生的声音。
  6. 居人:指居住在这里的人。
  7. 行客:指路过的客人。
  8. 四望无平地:四周望去没有平坦的地方,形容环境的险峻。
  9. 山田级级高:形容山坡和农田一层层高起,地形陡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景仁,号复古,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南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山水,表现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戴复古游历南剑溪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感受。这首诗通过描绘溪流和周围景色,反映了其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在险境中的人们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剑溪上》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剑溪的独特风貌。诗人从舟行于溪、沙滩芦苇、溪路曲折、滩声悠扬几个方面入手,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的前两句“长舟不用柂,沙上木为蒿”展示了舟行的宁静与沙滩的自然,使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而后两句“溪路湾环转,滩声日夜号”则转向声音的描绘,仿佛溪流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增加了诗的动感。

接下来的“居人不觉险,行客始知劳”揭示了环境的险恶。居住在此地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因此不觉得危险;而外来旅客则在旅途中体会到艰辛。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引发了读者对生活在险境中人们命运的思考。

最后一句“四望无平地,山田级级高”则以壮阔的视角展现了南剑溪周围的山水风貌,层层叠叠的山田不仅体现了自然的雄伟,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在险境中的人们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舟不用柂:长船在溪上行驶,不需用桨,暗示溪水平静,舟行轻松。
  2. 沙上木为蒿:沙滩上生长着芦苇,表现出自然景观的野趣。
  3. 溪路湾环转:溪水蜿蜒曲折,描绘出溪流的灵动。
  4. 滩声日夜号:水流的声音昼夜不停,增添了自然的韵律感。
  5. 居人不觉险:居住者已习惯险境,表现出对环境的麻木。
  6. 行客始知劳:路过的客人感受到路途的艰辛,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体验。
  7. 四望无平地:四周没有平坦的地方,营造出一种险峻的氛围。
  8. 山田级级高:层层叠叠的山坡和田地,展现出自然的雄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长舟”与“居人”,“沙上”与“滩声”,形成对称美。
  • 意象:运用了“舟”、“溪”、“沙”、“山田”等自然意象,营造了诗的整体氛围。
  • 拟人:滩声的“号”字,使声音似乎也具有人性,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剑溪的自然风光,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在险境中的人们的同情。诗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份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也有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长舟:象征着旅途与探索。
  2. 溪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3. 沙滩: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野性。
  4. 滩声:象征着自然的声音,增添了诗的动态感。
  5. 山田: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舟不用柂”中“柂”的意思是: A. 船桨
    B. 刀
    C. 竹子
    D. 板

  2. 诗中提到“行客始知劳”,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居住的人不觉得累
    B. 过客感受到旅行的辛苦
    C. 行客很快乐
    D. 无人行走

  3. “四望无平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平坦地的怀念
    B. 对自然险境的敬畏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D. 对乡村的厌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南剑溪上》与王维《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山水之美,但《南剑溪上》更强调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而《鹿柴》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南剑溪上》与李白《将进酒》:尽管主题不同,但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前者注重自然,后者则表现人生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入门》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偶题三首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 送迤郎中使高丽 赋得纸送朱严 酬赠田舍人 读汉文纪 游虎丘 舍人院竹 和仲咸除知郡後雨中戏作见赠 登寿宁寺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云奔之涌 文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觊 坑焚 黍字旁的字 斗鸡走马 为时过早 单耳刀的字 皇结尾的成语 呼之欲出 盆缻 鸾跂鸿惊 腼颜事仇 羁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