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7:54
玉楼春
作者:陈允平 〔宋代〕
柳丝挽得秋光住。肠断驿亭离别处。
斜阳一片水边楼,红叶满天江上路。
来鸿去雁知何数。欲问归期朝复暮。
晚风亭院倚阑干,两岸芦花飞雪絮。
春天的柳丝轻轻挽住了秋光,
在驿亭离别的地方,令人肠断。
夕阳洒在水边的小楼上,
江上的路上红叶如满天飞舞。
来去的鸿雁,数量又有多少呢?
想问它们的归期,却朝朝暮暮都无从得知。
晚风轻拂,亭院中我倚着栏杆,
两岸的芦花如飞雪般飘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来鸿去雁”常用来形容离别或思念,出自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用于表达相思之苦。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词人,生平鲜有记载,作品风格细腻、情感丰富,善于用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可能是在一个离别的季节创作,表达了诗人在秋天临近时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归期无望的惆怅。
《玉楼春》以秋日的景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美丽的感觉。开头的“柳丝挽得秋光住”描绘了柳树的柔美与秋天的宁静,带有一种温柔的忧伤。接下来的“肠断驿亭离别处”则直接表明了离别的痛苦,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斜阳一片水边楼,红叶满天江上路”通过鲜明的视觉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夕阳的余晖洒在水边的小楼上,红叶飞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惆怅的氛围。这种美丽与忧伤的结合,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来鸿去雁知何数,欲问归期朝复暮”则表达了对往来鸿雁的思念以及对归期的无奈,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渴望感到无力。最后一句“晚风亭院倚阑干,两岸芦花飞雪絮”描绘了诗人在亭子中倚栏而望的场景,晚风轻拂,芦花飘飞,仿佛一切都在提醒着他那份孤独与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借助秋天的自然景色,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亲友的思念,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柳丝挽得秋光住,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依恋
C. 怨恨
填空题:
诗中“来鸿去雁知何数”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思念。
判断题:
“晚风亭院倚阑干”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惆怅。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