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谁向瑶台品凤箫

《鹧鸪天·谁向瑶台品凤箫》

时间: 2025-07-27 05:00:24

诗句

谁向瑶台品凤箫。

碧虚浮动桂花秋。

风从帘幕吹香远,人在阑干等月高。

金粟地,蕊珠楼。

佩云襟雾玉逍遥。

仙娥已有玄霜约,便好骑鲸上九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5:00:24

原文展示:

谁向瑶台品凤箫。
碧虚浮动桂花秋。
风从帘幕吹香远,
人在阑干等月高。
金粟地,蕊珠楼。
佩云襟雾玉逍遥。
仙娥已有玄霜约,
便好骑鲸上九霄。

白话文翻译:

谁在瑶台上品味那凤箫的音乐?
碧蓝的天空中,桂花飘香,正值秋天。
风从帘幕中吹来,香气飘散得很远,
此刻,人在栏杆上静静等待着明月高悬。
金色的粟米地,珍珠般的楼阁。
佩戴着云彩,衣襟如雾,逍遥自在。
仙女早已与我有了玄霜的约定,
那么就可以骑着鲸鱼,遨游到九霄之上。

注释:

  • 瑶台:传说中的仙界,指玉女或仙女居住的地方。
  • 凤箫:一种古代乐器,常用来形容优美的音乐。
  • 碧虚:指碧蓝的天空。
  • 桂花:象征秋天的花,寓意香气和美好。
  • 阑干:栏杆,通常指阳台的栏杆。
  • 金粟:金色的粟米,象征丰收。
  • 蕊珠楼:用珍珠装饰的楼阁,形容华丽的建筑。
  • 玄霜约:指与仙女的约定,暗指美好的未来。
  • 骑鲸:比喻自由自在,寓意超凡脱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子平,号云溪,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理想的仙境,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鹧鸪天·谁向瑶台品凤箫》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以“瑶台”和“凤箫”开头,便设定了一个梦幻般的背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桂花飘香,风从帘幕间轻轻吹来,令人心旷神怡。诗句中的“人在阑干等月高”更是表现了一种静谧的等待,似乎在期待着美好的事物降临。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通过“金粟地”和“蕊珠楼”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一个富丽堂皇的环境,暗示着理想生活的富饶与美好。而“佩云襟雾玉逍遥”则表现了诗人渴望自由和洒脱的心情,穿着如云雾般轻盈的衣服,恍如仙人。最后,诗中提到的“骑鲸上九霄”,不仅是对自由的向往,更是对超脱世俗、达到理想境界的美好幻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既有自然之美,也有心灵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向瑶台品凤箫:问谁在瑶台上品味凤箫的乐声,设问引导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
  2. 碧虚浮动桂花秋:描绘秋季的桂花,天空碧蓝,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3. 风从帘幕吹香远:描写秋风吹拂,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氛围。
  4. 人在阑干等月高:表现诗人静静等待美好时刻的情景,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5. 金粟地,蕊珠楼:描绘富饶的土地和华丽的建筑,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6. 佩云襟雾玉逍遥: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心态,衣襟如云雾。
  7. 仙娥已有玄霜约:暗指与仙女的约定,寓意美好的未来。
  8. 便好骑鲸上九霄:表达了追求自由和理想境界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骑鲸上九霄”,比喻理想境界。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如“金粟地,蕊珠楼”。
  • 拟人:风的描写如同有情感的存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诗人渴求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瑶台:象征着仙界与理想的生活。
  2. 凤箫:代表优美音乐,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追求。
  3. 桂花:象征秋天的美好与丰收。
  4. 阑干: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亲近。
  5. 金粟:代表财富与丰收的象征。
  6. 仙娥:象征着理想中的女子,寓意美好与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佩云襟雾玉逍遥”中“云”和“雾”分别象征什么?
    A. 繁华与喧闹
    B. 轻盈与自由
    C. 沉重与压抑
    D. 现实与幻想

  3. 诗人在阑干上等待什么?
    A. 友人
    B. 明月
    C. 秋风
    D. 桂花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如梦令》
  2.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描写月亮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鹧鸪天》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更具哲理性。

参考资料:

  1. 《宋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李清照与宋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 依韵和刘六淮潮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拟玉台体七首其五夜夜曲 赤蚁辞送杨叔武广南招安 苏明允木山 卖鹿角鱼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二白石寒树屏 咏官妓从人 自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娇百态 包含蓦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夏至 麦客 无缚鸡之力 天假之年 窜削 玄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死而死矣 冲坚毁锐 示字旁的字 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市井子 途遥日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