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8:33
山僧吟赠青眉道人
作者: 白衣保 〔清代〕
夕阳落幽涧,
风泉鸣疏林。
泉声泻涧影,
不乱山僧心。
山僧久面壁,
坐处寒云深。
哀猿与孤鹤,
相伴山僧吟。
夕阳西沉,照落在幽静的山涧中,微风和泉水交织着在稀疏的树林间回响。泉水的声音在涧中流淌,映出清晰的影子,却不搅动山僧的内心。山僧长久地对着壁坐,身处寒冷的云层深处。孤独的猿猴与孤鹤相伴,陪伴着山僧吟唱。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面壁”这一修行方式常见于佛教中,代表着一种专注内心、追求智慧的精神追求。
白衣保,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山中,诗人可能正值修行之际,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写下了对这种境界的赞美与思考。
《山僧吟赠青眉道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夕阳、风泉、猿声和孤鹤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深邃的山水画。夕阳的落下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幽涧的宁静则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安宁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的最后两句“哀猿与孤鹤,相伴山僧吟”更是点明了孤独与内心的独白。哀猿的悲鸣与孤鹤的高洁形成对比,既映射出山僧的孤独,也突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对比使得整个诗歌在情感上更为丰富,展现了一种“寂静中的热闹”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隐逸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表现了在喧嚣尘世中,内心追求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山僧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内心的平和,体现了对修行生活的坚持与追求。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白衣保
B. 李白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幽涧”主要指什么?
A. 热闹的市集
B. 宁静的山涧
C. 繁华的街道
“哀猿与孤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喧闹的生活
B. 孤独与高洁
C. 欢乐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