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57:20
诗词名称: 清平乐·绿深红少
作者: 程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绿深红少。柳外横桥小。双燕不知幽梦好。惊起碧窗春晓。起来瞢多时。玉台金镜慵移。多少春愁未说,却来闲数花枝。
白话文翻译:
绿树浓荫,红花稀少。柳外的桥很小,双燕不知道幽幽的梦有多美好,惊起了碧窗前的春晓。起来时迷迷糊糊,玉台上的金镜懒得移动。多少春愁未曾诉说,却来闲闲地数着花枝。
注释:
- 绿深红少:绿树茂盛,红花稀少。形容春夏之交的景象。
- 柳外横桥小:指柳树之外有一座小桥,描绘出宁静的环境。
- 双燕:指两只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幽梦:美好的梦,带有隐秘的情感。
- 惊起:被惊醒的意思。
- 碧窗春晓:指春天的早晨,窗外是碧绿的景色。
- 玉台金镜:象征美丽与奢华,金镜通常用来打扮。
- 春愁:春天带来的愁苦,常与思念和无奈相关。
- 闲数花枝:闲暇时数着花枝,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春愁”一词常见于古诗中,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惆怅的结合,反映了古人对于春天的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程垓,宋代诗人,尤以词作著称。他的词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观。
-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天,诗人受到春日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及由此生发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绿深红少》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观察。诗的开头“绿深红少”用简单的对比,勾勒出春天的生机与相对的宁静,随即引出柳外的小桥和双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接着,诗人用“惊起碧窗春晓”描绘了春天的早晨,传达出一种睡意朦胧的感觉,也暗示着人生的惆怅与无奈。最后几句“多少春愁未说,却来闲数花枝”,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春愁与无所事事的闲适,虽然满腹心事,却只能以数花枝来打发时光。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 绿:象征生命与希望。
- 红:代表花朵的美丽与短暂。
- 燕: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离别与重逢。
- 春愁:春天带来的复杂情感,常与思念有关。
- 花枝:美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绿深红少”是指什么?
- A. 绿树多,红花少
- B. 绿树少,红花多
- C. 绿树茂盛,红花稀少
- “双燕不知幽梦好”中,双燕象征什么?
- 诗中“春愁”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春夜宴桃李园序》
-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却更多地着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现。
- 苏轼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则展现了更为壮阔的春天景象,强调与友人的交流与欢聚。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诗词曲·古典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