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5:4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5:46:06
雨中花令
卷地芳春都过了。花不语对人含笑。花与人期,人怜花病,瘦似人多少。闻道重门深悄悄。愁不尽露啼烟袅。断得相思,除非明月,不把花枝照。
春天的芳香已经过去,花儿默默无言,却对人微笑。花儿与人相约,但人却怜惜花儿的病态,花儿的消瘦如同人一般。听说那重重的门后静悄悄的,愁苦无法尽释,露水与烟雾缠绕不散。思念只能在明月之下才能断绝,花枝无从照亮。
程垓,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词风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雨中花令》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夏之交,诗人借助花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表达对流逝春光的惋惜与对人世间情感的深思。
《雨中花令》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而著称。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消逝与花儿的寂寞。开头“卷地芳春都过了”直指时间的流逝,使人感受到春日的短暂。接下来的“花不语对人含笑”则通过对花的拟人化描绘,表达了花与人的情感联系。诗中的“人怜花病,瘦似人多少”更是将人对花的怜惜与自身的感受相互映衬,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共鸣。整首诗在愁苦中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愁不尽露啼烟袅”,形象地描绘出愁苦的缠绵。最后一句“断得相思,除非明月,不把花枝照”将思念与明月结合,既表达了思念的无奈,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丝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花与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脆弱,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人以花为媒介,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雨中花令》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卷地芳春”意指?
诗中“花不语对人含笑”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