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郑抚夷兄弟平茶山寇

《赠郑抚夷兄弟平茶山寇》

时间: 2025-04-26 06:43:07

诗句

莫诧持干十万雄,火楼巨石一齐攻。

窜身未得终焚死,砰磕难登二霍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07

原文展示:

赠郑抚夷兄弟平茶山寇
莫诧持干十万雄,
火楼巨石一齐攻。
窜身未得终焚死,
砰磕难登二霍功。

白话文翻译:

不要惊讶于我们十万雄兵的威力,
火楼和巨石一起向敌人发起攻击。
即使身处险境也无法逃脱,最终只能被火焚死,
想要破敌的功绩却难以实现。

注释:

  • 莫诧:不要惊讶。
  • 持干:持有干戈,这里指带兵作战。
  • :指雄壮的兵力。
  • 火楼:古代的火攻器械。
  • 巨石:用于攻城的巨石。
  • 窜身:逃避、躲避。
  • 砰磕:形容攻击的声音或猛烈的冲击。
  • 霍功:指的是霍去病的功绩,霍去病是汉代著名的将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饶希镇,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常结合历史与现实,情感真挚,善于通过诗歌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和对英雄豪杰的赞美。

创作背景:

在明代,社会动荡,外敌入侵和内乱频繁,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战斗的激昂和对英勇将士的钦佩,也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英雄壮举的赞美与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开篇以“莫诧”引入,直接与读者对话,表现出一种自信的气势。接着,诗人描绘了战斗中的激烈场面,火楼和巨石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强大的攻势,象征着战斗中的团结与勇气。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开始转向悲凉。最后两句揭示了战斗的残酷和无奈,尽管士兵们勇敢无畏,却难以逃脱被焚烧的命运,表现出对战争的无奈与惋惜。这种对比和转折让整首诗在豪迈中流露出一丝悲哀,使得作品在气势与情感上更为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诧持干十万雄:不要惊讶于我们有十万英勇的士兵。
  • 火楼巨石一齐攻:火楼和巨石一起向敌人发起攻击,展现战斗的场面。
  • 窜身未得终焚死:即使努力躲避,也无法逃脱,最终只能被火焚烧。
  • 砰磕难登二霍功:想要获得像霍去病那样的功绩,却难以实现。

修辞手法:

  • 对仗:开头的“莫诧持干”和“火楼巨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火楼和巨石的描写比喻了战争中的强大攻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展现了英勇与悲壮的主题,反映了战士们面对战斗时的勇气和对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火楼:象征着战争中的攻击力量。
  • 巨石:代表着坚韧与力量。
  • 焚死: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火楼”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建筑
    • B. 一种攻城器械
    • C. 一种自然现象
  2. “莫诧持干十万雄”中的“十万雄”指的是什么?

    • A. 十万只雄鸟
    • B. 十万英勇的士兵
    • C. 十万座雄山
  3. 诗中哪个词语表示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感慨?

    • A. 窜身
    • B. 焚死
    • C. 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蜀道难》:描绘艰难险阻,展现英雄豪情。
  • 杜甫《春望》:反映战争带来的悲痛与无奈。

诗词对比:

  • 饶希镇《赠郑抚夷兄弟平茶山寇》杜甫《春望》对比,两首诗都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但饶希镇更侧重于英雄气概的赞美,而杜甫则深切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详细介绍明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
  • 《古诗词鉴赏》:解析古诗词的技巧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六州歌头 次马明初韵书所见 六州歌头 一九六三年在上海市文化俱乐部获观建国十四周年天安门庆典影片感赋 六州歌头 感愤无端,长歌当哭,以东山体写之 六州歌头 邗沟怀古 六州歌头·用贺东山体,次和仲唯丈 六州歌头·扬休玉色 六州歌头·桂香深处 六州歌头·长怀望断 六州歌头(送辛稼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厂字头的字 麟台监 刀字旁的字 推锋争死 包含姨的词语有哪些 一贯道 桑榆之景 犬字旁的字 纬图 包含俱的成语 枯骨生肉 偃戢 临渴掘井 文马 歹字旁的字 甜言软语 釆字旁的字 包含嚎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