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22
宿北乐馆
陈润〔唐代〕
欲眠不眠夜深浅,
越鸟一声空山远。
庭木萧萧落叶时,
溪声雨声听不辨。
溪流潺潺雨习习,
灯影山光满窗入。
栋里不知浑是云,
晓来但觉衣裳湿。
在夜深时分,我想要入睡却无法入眠,
一只越鸟在空旷的山野中鸣叫,声音遥远。
庭院里的树木在落叶的季节显得萧条,
溪水与雨声交织,难以分辨。
溪水潺潺流淌,雨水轻轻滴落,
灯光的影子和山的光影映满窗户。
屋檐下不知道外面全是云,
清晨来临时,只觉得衣衫湿透。
作者介绍:
陈润,唐代诗人,生平及事迹资料较少。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宿北乐馆》作于诗人旅途中,借宿于乐馆之夜,抒发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宿北乐馆》以夜间的情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感受。首句“欲眠不眠夜深浅”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绪,夜深人静,却无法入睡,传递出一种孤寂的情感。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越鸟一声空山远”引入了声音的元素,越鸟的鸣叫在空旷的山林中回响,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诗中“庭木萧萧落叶时”,表达了秋天的肃杀之气,再加上“溪声雨声听不辨”,使得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似乎在呼应诗人复杂的情感。
在后面几句中,溪流与雨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灯光映照下的山影,既有温暖的感觉,又暗含着诗人的思索与孤独。最后一句“晓来但觉衣裳湿”,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清晨,诗人醒来时的湿衣,象征着一种物理与情感的交融,体现了夜晚的潮湿与思绪的重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的感悟,兼具了清新与沉重的气氛,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夜晚的孤独与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孤独的感知,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欲眠不眠”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A. 想要入睡
B. 感到孤独
C. 感到疲惫
“越鸟一声空山远”中的“越鸟”象征了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美好回忆
诗中“晓来但觉衣裳湿”表达了什么?
A. 清晨的凉意
B. 屋外的雨
C. 夜晚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