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41
诗词名称: 偈三首
作者: 释道如 〔宋代〕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
泥牛入海过新罗,木马追风到天竺。
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
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
这首诗以简单的数字和幽默的语气开头,讲述了几个数字与碧眼胡僧的关系,暗示他们的数量不足。接下来,提到了泥牛和木马,象征着东西方的文化交融。诗人表达了对天竺(印度)那遥远而神秘的追寻,最后提到补陀岩和观音,反映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与归属感,结束时则以轻松的姿态归去,似乎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释道如,宋代高僧,著有多部佛教经典和诗词。他的作品多以禅宗思想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是释道如在一次宗教交流中写成,反映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东西文化的思考与向往。开头的数字排列似乎是一种游戏,实际上是对佛教哲学的隐喻,数字的对比也暗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泥牛入海”和“木马追风”,诗人描绘了一幅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画面,显示出他对异域文化的好奇与思索。
在寻找的过程中,诗人提到“天竺”,这是对佛教发源地的称呼,诗人试图通过问询观音来寻找心灵的归宿,这不仅反映了他对信仰的追寻,也暗示了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最后两句“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仿佛在说,人生如秋水般深远而宁静,释道如对生命的态度是积极而乐观的。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东西方文化的思索、对信仰的追寻,以及对人生的反思。通过轻松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灵性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碧眼胡僧”指的是哪个文化的僧侣?
A. 中国
B. 西方
C. 日本
“泥牛入海”象征什么?
A. 现实
B. 虚幻
C. 财富
诗中哪个地方是问询观音的地点?
A. 天竺
B. 补陀岩
C. 新罗
可以将本诗与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王维的诗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而释道如的诗则更强调信仰与文化的交融,反映出不同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