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1:30
催租更扰潘邠老,付麦谁怜石蔓卿。
催催租金更加扰乱了潘邠老,交付麦子时又有谁会怜悯石蔓卿呢?
王镐(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乡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朴实自然,常常表达对平民百姓生活的关心。
这首诗写作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农民负担沉重的情况下,诗人通过对催租和农民苦难的描绘,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王镐的这首《句》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困境。诗中提到的“催租”不仅是一个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压力的体现。潘邠老的被打扰,代表了那些为生计而奔波的普通人,正如当时的农民一样,生活在不断的催促与压迫之下。同时,“付麦谁怜”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与无情,尽管农民努力交付自己辛苦得来的粮食,却没有人关心他们的苦楚。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渲染,表达了对社会底层生命的深刻关怀,体现了诗人在微小细节中对人性和社会的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农民的困境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强调了对弱者的关注与同情,表达了对人性关怀的期望。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社会不公与农民困境
C. 爱情故事
答案:B
“催租”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经济行为
B. 农民的希望
C. 社会的关心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石蔓卿”象征什么?
A. 农田
B. 被忽视的弱者
C. 富人
答案:B
王镐的《句》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普通百姓的苦难,但王镐更为关注个体的生活细节,而杜甫则在更广泛的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都展现了对弱者的关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