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0:00
山居何所用,种竹并楹轩。
听雨宵忘寐,摇风日破烦。
春来仍引蔓,雨后竞添孙。
迸砌思移石,妨池欲废盆。
堤防虞采掘,检束费晨昏。
自是林深茂,非因地独温。
有朋如角立,布阵似争骞。
戢戢株虽短,骎骎势已存。
却行才避碍,逆曳遂难垠。
婢喜频留步,儿欣屡发言。
纵横从可目,散漫孰寻根。
蚁败须攻穴,羊侵要补藩。
骤惊疑瓦合,还讶若车奔。
岂害偏藏径,何妨便满园。
拥培规我力,振拔果谁恩。
坐见身长堑,行看箨蔽垣。
苔俱滋湿晕,兰与王芳荪。
未肯低前辈,终当及次番。
万杉真浪说,千橘更何论。
蹇傲冬方见,阴森夏乃繁。
务令收晚节,忍把助朝餐。
此日聊成隐,它年定改门。
韩公留句伟,侯喜漫名掀。
韵险言无丽,搜穷笔殆髡。
直将摅郁闷,底用役神魂。
示子斯同作,哦吟莫接暾。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0:00
山居何所用,种竹并楹轩。听雨宵忘寐,摇风日破烦。春来仍引蔓,雨后竞添孙。迸砌思移石,妨池欲废盆。堤防虞采掘,检束费晨昏。自是林深茂,非因地独温。有朋如角立,布阵似争骞。戢戢株虽短,骎骎势已存。却行才避碍,逆曳遂难垠。婢喜频留步,儿欣屡发言。纵横从可目,散漫孰寻根。蚁败须攻穴,羊侵要补藩。骤惊疑瓦合,还讶若车奔。岂害偏藏径,何妨便满园。拥培规我力,振拔果谁恩。坐见身长堑,行看箨蔽垣。苔俱滋湿晕,兰与王芳荪。未肯低前辈,终当及次番。万杉真浪说,千橘更何论。蹇傲冬方见,阴森夏乃繁。务令收晚节,忍把助朝餐。此日聊成隐,它年定改门。韩公留句伟,侯喜漫名掀。韵险言无丽,搜穷笔殆髡。直将摅郁闷,底用役神魂。示子斯同作,哦吟莫接暾。
在山居中种竹,建起楹轩。夜晚听雨声忘却睡眠,风吹日晒解除烦恼。春天来临时,竹子依旧蔓延,雨后更是增添新笋。想要移动石块以避开笋的生长,却又担心破坏了池盆。需要时刻提防有人挖掘,检查约束花费了大量时间。竹林茂密是因为林深,并非因为土地特别温暖。朋友如角立,布阵似争先。竹笋虽短,但生长迅速。避开障碍才能前行,逆势而行则难以到达边际。婢女喜欢频频停留,孩子们高兴地多次发言。纵横交错可见,散漫中难以寻根。蚂蚁破坏需要攻穴,羊侵需要补藩。突然惊疑如同瓦合,还惊讶如同车奔。何必隐藏在小径旁,满园都是也无妨。培育需要我的努力,振拔却不知是谁的恩赐。坐着看到身长堑,行走看到箨蔽垣。苔藓湿润,兰花与王芳荪。不愿低于前辈,终将超越次番。万杉真是浪说,千橘更不必论。冬日傲慢可见,夏日阴森繁茂。务必保持晚节,忍耐助朝餐。今日暂且隐居,他年定会改变门庭。韩公留下伟大诗句,侯喜漫名掀起。韵险言无丽,搜穷笔殆髡。直接抒发郁闷,何必劳神。示子同作,哦吟莫接暾。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赵蕃在山居时所作,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对竹子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听雨宵忘寐,摇风日破烦”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喜爱,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春来仍引蔓,雨后竞添孙”则生动描绘了竹子在春天和雨后的生长情景,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悟。诗中展现了竹子的生长过程,以及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楹轩”是指什么? A.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B. 竹子的别称 C. 山居的别称 D. 诗人的名字
诗中“春来仍引蔓,雨后竞添孙”描绘了什么情景? A. 竹子在春天和雨后的生长情景 B. 诗人在春天和雨后的活动 C. 春天和雨后的自然景色 D. 诗人在春天和雨后的心情
诗中“听雨宵忘寐,摇风日破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恐惧 B. 对自然的喜爱 C. 对自然的厌恶 D. 对自然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