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6:14
原文展示:
寄刘子澄先生 赵蕃 〔宋代〕
春雨寒犹积,春园木又荣。 武昌闻别驾,生米见题名。 安否逢人问,书题阙便行。 周围怀细履,陶酒忆徐倾。 会合知何日,羁栖尚此生。 向来犹楚越,今日遂蛮荆。 妻子饥寒累,交朋时势情。 未应终薄禄,当复事深耕。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雨水虽然寒冷,但依然积聚,春园中的树木再次繁荣。 在武昌听说了别驾的职位,生米中看到了题名。 安否的时候遇到人询问,书信题写后便立即寄出。 周围的环境让人怀念细小的足迹,陶制的酒器让人回忆起慢慢倾倒的情景。 会合的日子不知何时,漂泊的生活依旧继续。 从前还只是楚越之地,如今却成了蛮荆之地。 妻子和孩子因饥寒而受累,朋友之间的情谊也随着时势而变化。 不应满足于微薄的俸禄,应当再次致力于深耕细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是赵蕃寄给刘子澄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赵蕃身处异乡,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交织在一起,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雨和春园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但紧接着诗人转入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中“武昌闻别驾,生米见题名”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职位的关注,也隐含了对友人前途的祝愿。“安否逢人问,书题阙便行”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后文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怀念和对陶酒的回忆,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通过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自己不满足于现状,希望继续努力深耕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景象、友人的职位、周围环境的怀念和对陶酒的回忆,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春雨寒犹积”中的“寒犹积”比喻什么? A. 春天的雨水虽然寒冷,但依然积聚 B. 春天的雨水温暖而积聚 C. 春天的雨水寒冷而不积聚 答案:A
诗中“武昌闻别驾”中的“别驾”是指什么? A. 一种酒器 B. 一种官职 C. 一种植物 答案:B
诗中“安否逢人问”中的“安否”是指什么? A. 安全与否 B. 安静与否 C. 安慰与否 答案:A
诗中“未应终薄禄”中的“薄禄”是指什么? A. 微薄的俸禄 B. 丰厚的俸禄 C. 无俸禄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