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4:41
题水底猿捉月图
作者: 樊甫 〔明代〕
漏板敲愁夜惊冷,
露井梧桐湿无影。
海风吹星消碧烟,
青天不见纤月悬。
嫦娥泪泣桂香死,
谁知兔魄沈水底。
巫猿激烈心欲飞,
便伸长手搒摸之。
夷神叱咤蛟龙怒,
翻倒沧海上天去。
在漏水的板上敲击,愁苦的夜晚令我惊醒,寒冷袭来。露水浸湿了井边的梧桐,影子都消失了。海风吹来,星光消逝在碧蓝的烟雾中,青天上看不见那纤细的明月。嫦娥泪流满面,桂香已然枯死,谁知道那兔子的灵魂沉没在水底。巫猿激动得心想飞起,便伸出长手去摸那明月。夷神大吼,蛟龙愤怒,翻动沧海,直冲上天。
作者介绍:樊甫,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观为主,具有较强的个人特色和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在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中寻求寄托,表达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水底猿捉月图”为题,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愁苦以及对理想的追求。首联“漏板敲愁夜惊冷”中,通过“漏板”这一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氛围,点明了情感的基调。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露井梧桐湿无影”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冷清,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思念情绪。诗中提到的嫦娥与兔魄,则通过神话传说进一步升华了孤独与渴望的主题。
此外,“巫猿激烈心欲飞”则展现了一种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猿猴伸手想要抓住明月,象征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尽管这种追求常常是徒劳的。最后,夷神与蛟龙的怒吼,不仅强调了自然的力量,也暗示了人类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整首诗在情感与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孤独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追求理想与自然的力量展开,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同时也对人生的哲理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测试:
“漏板敲愁夜惊冷”中的“漏板”主要象征什么?
A. 寂静
B. 孤独
C. 自然
D. 幸福
诗中提到的“嫦娥”代表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无奈
“巫猿激烈心欲飞”中的“巫猿”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对理想的追求
C. 人类的愤怒
D. 美好的事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