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石塘感旧十绝

《石塘感旧十绝》

时间: 2025-04-26 04:08:35

诗句

光霁丰标今寂灭,灵明根性讵消磨。

夜来一段佳风月,不见尧夫只见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8:35

原文展示:

光霁丰标今寂灭,灵明根性讵消磨。
夜来一段佳风月,不见尧夫只见窝。

白话文翻译:

诗人感叹,昔日光辉和丰盛的标志如今已经消失,灵明的本性又怎会被磨灭呢?昨夜一段美好的风月,尧夫(贤者)不见,只看到的是一个窝(平凡的生活)。

注释:

  • 光霁:光明晴朗的景象,这里形容昔日的辉煌。
  • 丰标:丰盛的标志,象征着辉煌的成就。
  • 灵明:灵性和明亮,指人的智慧与本性。
  • :岂,表示反问。
  • 消磨:磨灭、消失。
  • 佳风月:美好的风光与明月,象征美好的时光。
  • 尧夫:指尧帝,古代贤明的君主,象征智慧和德行。
  • :比喻平凡的生活或居所。

典故解析:

  • 尧夫: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明帝王,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和道德的典范。在诗中提到尧夫,暗示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石塘,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是“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而又含蓄。

创作背景:

“石塘感旧十绝”是刘克庄在晚年时写的,表达了对往昔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平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与对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勾勒出一幅失落的画面,光明与丰盛已然逝去,灵性与明亮的根本性格也未必能永存。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夜晚的风月,虽有美景,然而尧夫的缺失却让人感到孤寂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传达出对理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有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光霁丰标今寂灭:昔日的光辉灿烂如今已然消失,表现出诗人对过去成就的怀念。
  2. 灵明根性讵消磨:内心的灵性与智慧似乎不会轻易消失,暗示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3. 夜来一段佳风月:夜晚的美好风景让人留连,但并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
  4. 不见尧夫只见窝:理想中的贤者尧夫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琐碎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窝”来比喻平凡的生活,形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
  • 对仗:开头两句和后两句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光霁:象征着理想的光辉与清明。
  • 佳风月:代表美好的时光与自然景色,传递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象征着平淡与琐屑的现实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尧夫”象征什么? a) 平凡生活
    b) 理想的贤者
    c) 远古的神话
    答案:b)

  2. 诗中“光霁丰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欢愉
    c) 愤怒
    答案:a)

  3. 诗人在夜晚感受到的风月有什么特点? a) 令人愉悦
    b) 让人孤独
    c) 让人困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夜晚的美景与孤独感,但李白的情感更多的是洒脱与豪放,而刘克庄则更显沉重与思考。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刘克庄更关注自我内心的失落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相关古诗词评论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斋杂书 春晚出游 冲虚宫 自讼 山寺 新秋往来湖山间 东篱杂题 将赴官夔府书怀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老境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肉字旁的字 卖国求荣 不远万里 驻颜益寿 竹开头的成语 己字旁的字 遗朴 递步哨 绞丝旁的字 荣焰 神胎 长字旁的字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膝行而进 集次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