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孟夏泛方湖得同字

《孟夏泛方湖得同字》

时间: 2025-04-26 04:50:44

诗句

长笛横吹露满空,柂行浑不辨西东。

岸回初见遥峰出,浦尽新疏别港通。

月照鹭身明石畔,风翻萤影没荷中。

书生此乐关时命,叹息无因夜夜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0:44

原文展示:

长笛横吹露满空,柂行浑不辨西东。
岸回初见遥峰出,浦尽新疏别港通。
月照鹭身明石畔,风翻萤影没荷中。
书生此乐关时命,叹息无因夜夜同。

白话文翻译:

长笛在空中悠扬地吹奏,露珠洒满天空,
在湖上划船时,完全无法分辨东西方向。
在岸边转过来,才隐隐看到远处的山峰,
水边的港口尽头,刚刚疏通出新的通道。
月光照耀着白鹭,映衬在明亮的石头旁,
微风翻动着萤火虫的影子,消失在荷花中。
书生在这里感受到的乐趣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
不禁感叹,因缘何物,每夜都在相同的情境中。

注释:

  • 长笛:一种横吹的乐器,常用于古代音乐。
  • 柂行:划船的动作。
  • :水边的岸边。
  • :清理通道,使之畅通。
  • 石畔:石头旁边。
  • 萤影:萤火虫的影子。
  • 书生:指读书人或文人。
  • 时命:指命运与时局的关系。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书生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与古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有一定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士族家庭,曾任职于官府,因其仕途坎坷而多有忧患之感。他的诗歌多表现对社会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士人失意的时代。诗人借泛舟于方湖的场景,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孟夏泛方湖得同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诗的开头以“长笛横吹露满空”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湖面景象,长笛声与露珠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柂行浑不辨西东”,表达了诗人在湖中划船时的迷惘与不知所措,反映了他对人生方向的迷茫。

随着诗句的推进,“岸回初见遥峰出,浦尽新疏别港通”,诗人逐渐看到了远方的山峰和新的港口,象征着希望与新的机遇。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变化与对未来的期盼。随后,月光照耀下的白鹭与萤火虫的影子,进一步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两句“书生此乐关时命,叹息无因夜夜同”,则道出了诗人的感慨,虽在美景中却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孤独,彰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命运的叹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笛横吹露满空:描绘早晨,乐声悠扬,露珠洒落,展现自然的宁静。
  2. 柂行浑不辨西东:划船过程中迷失方向,暗喻人生的迷茫。
  3. 岸回初见遥峰出:转弯后看到远山,象征希望的出现。
  4. 浦尽新疏别港通:疏通新港口,暗示新机会的到来。
  5. 月照鹭身明石畔:月光映照白鹭,营造出美丽的夜景。
  6. 风翻萤影没荷中:风中萤火虫的影子消失,象征逝去的时光。
  7. 书生此乐关时命:书生在此享乐,感受到命运的关联。
  8. 叹息无因夜夜同:感叹生活的无奈,每夜都是相同的情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岸回初见遥峰出,浦尽新疏别港通”。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内心的感受。
  • 拟人:萤火虫的“影”被赋予生命,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传达了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笛:象征艺术与生活的美好。
  • 露珠:象征清晨的宁静与新生。
  • 白鹭:象征纯洁与高雅。
  • 萤火虫:象征短暂与易逝的时光。
  • 港口:象征机会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笛横吹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美好与宁静
    C. 迷茫
    D. 希望

  2. “柂行浑不辨西东”中的“西东”指的是什么? A. 方向
    B. 目标
    C. 路途
    D. 生活

  3. 诗中的“书生”象征着什么? A. 文人
    B. 官员
    C. 商人
    D. 农民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刘克庄《孟夏泛方湖得同字》与李白《月下独酌》比较
    • 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感受,但刘克庄更注重对命运的思考,而李白则表现出更为洒脱的个性。刘克庄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忧虑,李白则以豪放的情怀展现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克庄研究》

以上信息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孟夏泛方湖得同字》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偶题 清平乐 其四 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 鹤鸣亭绝句四首 玉楼春 戏赋云山 瑞鹧鸪 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 满江红·紫陌飞尘 玉楼春(用韵答吴子似县尉) 卜算子 再用儒字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折庭争 旡字旁的字 妄尘而拜 飞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屏翰 乚字旁的字 包含贻的成语 横口 薪烬火传 耍活宝 满目荆榛 不饮盗泉 详慎 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偃甲息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