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2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29:06
为爱清秋白露时,
满腔积绪向谁披。
乍依红叶任舒卷,
长噪碧云远险夷。
残月晓风偏入梦,
登山临水倍堪思。
不须切切频相告,
自有知音过子期。
为了爱那清凉的秋季与白露时节,
满腔的思绪又向谁倾诉呢?
偶尔依偎在红叶中任其舒展与卷曲,
在碧云之上长声鸣叫,远离险境与平坦。
残月与清晨的微风偏偏闯入梦中,
登山临水使我更加思绪万千。
不需要频频地相互告知,
自然会有知音像子期那样来临。
释今摄,明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
本诗创作于一个清秋的时节,诗人感受到季节变迁带来的情感波动,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知音的渴望。
《秋蝉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诗人在清秋之时,面对自然的美景,心中不禁涌起满腔情绪。诗的开头通过“为爱清秋白露时”,引入了秋天的清凉意境,给人以清新感受。在这个时节,诗人感到一种孤独与无奈,思绪满怀却无处倾诉。接下来的“乍依红叶任舒卷”,描绘了诗人偶尔依偎在秋叶之中,似乎在追寻一种归属感与寄托。长声鸣叫的声音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呐喊与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残月晓风”引入梦境,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思考。登高望远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深度,使人感受到思绪的广阔与无尽。最后一句“不须切切频相告,自有知音过子期”,传达了一种深厚的友谊与默契,诗人相信总会有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出现,正如古代音乐家伯牙与子期的友谊一般。整首诗通过优雅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秋天的热爱、对孤独情感的反思以及对知音的期待,展现了一种深邃的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和谐。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个季节的喜爱?
诗中提到“知音”指的是?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