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念奴娇(钓鳌台用东坡赤璧韵。台在亭头海滨)

《念奴娇(钓鳌台用东坡赤璧韵。台在亭头海滨)》

时间: 2025-04-26 15:00:10

诗句

凭高眺远,见凄凉海国,高秋云物。

岛屿沈洋萍几点,漠漠天垂四壁。

粟粒太虚,蜉蝣天地,怀抱皆冰雪。

清风明月,坐中看我三杰。

为爱暮色苍寒,天光上下,舣棹须明发。

一片玻璃秋万顷,天外去帆明灭。

招手仙人,拍肩居士,散我骑鲸发。

钓鳌台上,叫云断残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0:10

原文展示:

念奴娇(钓鳌台用东坡赤璧韵。台在亭头海滨) 陈纪 〔宋代〕

凭高眺远,见凄凉海国,高秋云物。岛屿沈洋萍几点,漠漠天垂四壁。粟粒太虚,蜉蝣天地,怀抱皆冰雪。清风明月,坐中看我三杰。为爱暮色苍寒,天光上下,舣棹须明发。一片玻璃秋万顷,天外去帆明灭。招手仙人,拍肩居士,散我骑鲸发。钓鳌台上,叫云断残月。

白话文翻译:

站在高处远望,看到的是凄凉的海国景象,高秋时节的云彩。岛屿像沉在海洋中的浮萍,天空广阔无垠。宇宙之大如同粟粒,人生短暂如蜉蝣,但我的胸怀却如冰雪般纯净。在清风明月的陪伴下,我与三位杰出的人物坐在一起。因为喜爱傍晚的苍凉景色,天光变幻,我准备启航。海面如玻璃般清澈,秋天的广阔海域上,远去的船帆时隐时现。我向仙人招手,与居士并肩,散开我骑鲸的发丝。在钓鳌台上,呼唤云彩,断开残月。

注释:

  • 凭高眺远:站在高处向远处望。
  • 凄凉海国:形容海边的景象凄凉。
  • 高秋云物:高秋时节的云彩。
  • 岛屿沈洋萍几点:岛屿像沉在海洋中的浮萍。
  • 漠漠天垂四壁:形容天空广阔无垠。
  • 粟粒太虚:比喻宇宙之大。
  • 蜉蝣天地:比喻人生短暂。
  • 怀抱皆冰雪:形容胸怀纯净。
  • 清风明月:形容环境清幽。
  • 坐中看我三杰:与三位杰出的人物坐在一起。
  • 暮色苍寒:形容傍晚的景色苍凉。
  • 天光上下:天光变幻。
  • 舣棹须明发:准备启航。
  • 一片玻璃秋万顷:形容海面清澈。
  • 天外去帆明灭:远去的船帆时隐时现。
  • 招手仙人:向仙人招手。
  • 拍肩居士:与居士并肩。
  • 散我骑鲸发:散开我骑鲸的发丝。
  • 钓鳌台上:在钓鳌台上。
  • 叫云断残月:呼唤云彩,断开残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纪是宋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超脱世俗的情怀。这首诗是他在亭头海滨的钓鳌台上创作的,用东坡赤璧韵,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陈纪站在钓鳌台上,眺望海景时创作的。钓鳌台是一个位于海滨的高台,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短暂,从而产生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滨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凭高眺远”开篇,即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望的视角,随后通过“凄凉海国”、“高秋云物”等词句,描绘了海边的凄凉景象和高秋时节的云彩。诗人用“岛屿沈洋萍几点”来形容岛屿,用“漠漠天垂四壁”来形容天空,展现了宇宙的广阔和人生的短暂。在“清风明月”的陪伴下,诗人与三位杰出的人物坐在一起,表达了对纯净胸怀的追求。诗的结尾,诗人准备启航,向仙人招手,与居士并肩,散开骑鲸的发丝,在钓鳌台上呼唤云彩,断开残月,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凭高眺远”:诗人站在高处向远处望,开启了全诗的视角。
  2. “见凄凉海国,高秋云物”:描绘了海边的凄凉景象和高秋时节的云彩。
  3. “岛屿沈洋萍几点”:用浮萍比喻岛屿,形容其渺小。
  4. “漠漠天垂四壁”:形容天空广阔无垠。
  5. “粟粒太虚,蜉蝣天地”:比喻宇宙之大和人生短暂。
  6. “怀抱皆冰雪”:形容胸怀纯净。
  7. “清风明月,坐中看我三杰”:在清幽的环境中,与三位杰出的人物坐在一起。
  8. “为爱暮色苍寒,天光上下”:因为喜爱傍晚的苍凉景色,天光变幻。
  9. “舣棹须明发”:准备启航。
  10. “一片玻璃秋万顷”:形容海面清澈。
  11. “天外去帆明灭”:远去的船帆时隐时现。
  12. “招手仙人,拍肩居士”:向仙人招手,与居士并肩。
  13. “散我骑鲸发”:散开骑鲸的发丝。
  14. “钓鳌台上,叫云断残月”:在钓鳌台上呼唤云彩,断开残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岛屿沈洋萍几点”、“粟粒太虚”、“蜉蝣天地”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岛屿的渺小、宇宙的广阔和人生的短暂。
  • 拟人:如“招手仙人,拍肩居士”,将仙人和居士拟人化,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 对仗:如“清风明月,坐中看我三杰”,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纯净胸怀的追求和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凄凉海国:形容海边的凄凉景象。
  • 高秋云物:高秋时节的云彩。
  • 岛屿沈洋萍几点:用浮萍比喻岛屿,形容其渺小。
  • 漠漠天垂四壁:形容天空广阔无垠。
  • 粟粒太虚:比喻宇宙之大。
  • 蜉蝣天地:比喻人生短暂。
  • 怀抱皆冰雪:形容胸怀纯净。
  • 清风明月:形容环境清幽。
  • 暮色苍寒:形容傍晚的景色苍凉。
  • 天光上下:天光变幻。
  • 一片玻璃秋万顷:形容海面清澈。
  • 天外去帆明灭:远去的船帆时隐时现。
  • 招手仙人:向仙人招手。
  • 拍肩居士:与居士并肩。
  • 散我骑鲸发:散开骑鲸的发丝。
  • 钓鳌台上:在钓鳌台上。
  • 叫云断残月:呼唤云彩,断开残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岛屿沈洋萍几点”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怀抱皆冰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愤怒 C. 纯净 D. 迷茫

  3. 诗中“清风明月,坐中看我三杰”中的“三杰”指的是什么? A. 三位杰出的人物 B. 三种杰出的品质 C. 三种杰出的景色 D. 三种杰出的动物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是使用念奴娇词牌,苏轼的这首词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陈纪的《念奴娇》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都使用了念奴娇词牌,但陈纪的词通过对海滨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苏轼的词则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媚香楼 高阳台·过流虹桥,用曝书亭韵 高阳台 高阳台 高阳台 隐语有述 高阳台 浣纱 高阳台 烛泪 高阳台 激光歌舞会 高阳台 题赵仲穆作陈野云居士山水便面 高阳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来暨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爿字旁的字 包含桀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秋风扫叶 颇失 四字头的字 包含愧的词语有哪些 蒜颗 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听风听水 如汤泼雪 包含梢的词语有哪些 张本继末 乛字旁的字 监貌辨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