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3:32
暴雨
作者: 陆游 〔宋代〕
风怒欲掀屋,雨来如决堤。
孤灯映窗灭,羁鸟就檐栖。
暑令方炎赫,秋声忽惨凄。
传闻涨江水,已断瀼东西。
狂风怒吼,仿佛要将屋顶掀起,倾盆大雨如决口的堤坝般倾泻而下。孤独的灯光映照着窗户却熄灭了,流浪的鸟儿只得在屋檐下栖息。正值夏季酷热,忽然听到秋天的声音显得惨淡凄凉。传闻江水已经上涨,已经把东西两岸完全隔断。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的激烈变化和孤独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环境的敏锐观察。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复兴,诗风豪放,豪情壮志,作品涉及山水、咏史、抒怀等多个领域。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常常感受到无奈和孤独,暴雨的意象象征着内心的压抑与外界的动荡。
陆游的《暴雨》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风雨交加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局的感慨。开头两句“风怒欲掀屋,雨来如决堤”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狂风和暴雨的描绘,似乎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再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动荡和外部环境的无情。
接着“孤灯映窗灭,羁鸟就檐栖”中的孤灯和羁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孤灯的熄灭象征着希望的消逝,羁鸟的栖息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无奈。夏季的炎热与秋声的凄凉交替出现,构成了时间的变迁与情感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及其心境的转变。
最后一句“传闻涨江水,已断瀼东西”则将局部的自然现象与整体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暴雨不仅破坏了自然的宁静,也象征了社会的动荡与分裂。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时局的忧虑,使得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暴雨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局的忧虑,表达了对无情自然和动荡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中“风怒欲掀屋”中的“风”指的是什么?
“孤灯映窗灭”中,孤灯象征什么?
诗中的羁鸟就檐栖,表达了什么情感?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理解陆游的《暴雨》,并在诗词的学习和欣赏中获得更深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