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6:25
平生不能棋,遇棋亦辄喜。
从来号万户,知生不救死。
多见国手说,得先乃妙理。
更有末后著,此著知者几。
我一生都不会下棋,遇到棋局也只能感到高兴。
我自认身处万户之家,却知道生命无法拯救死亡。
常听国手谈论,先手才是妙理。
而后手的妙处,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呢?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不多,但在诗词创作上有独特的风格,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他的诗通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世事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宋代的山居生活中,诗人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反思人生及棋艺,表现出对智慧和生死的深刻思考。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五十七》通过围棋的意象,探讨了人生的哲学。开头两句揭示了作者对棋艺的无能,但在遇到棋局时却感到喜悦,这种矛盾反映了人对智慧和游戏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的两句则显现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作者意识到即使拥有万户的显赫,也无法逃避生死的无常。最后两句提到的“先手”和“后手”,不仅是棋局的策略,更是人生的选择,提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把握机会,而“此著知者几”则引发读者对智慧的探索,强调了高深的道理往往难以被多数人理解。
全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智慧、机会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哲学性。
整首诗通过对围棋的描写,探讨了智慧、机会和生死的哲学,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成败的思考与感悟。
棋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智慧的象征。通过棋局,诗人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生死无常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国手”指的是?
“知生不救死”表达的是什么思想?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曹勋的诗更多地关注于内心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念之情。两者在意境与主题上各有特色,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