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2:45
时雨濛濛,自西及东。
日月所至,罔不率从。
田有黍稷,原有榛栗。
尊卑秩秩,民有家室。
惟川冲冲,惟山崇崇。
允执厥中,臻于大同。
时常细雨纷纷,自西而东洒落。
日月照耀之处,万物皆随之而生。
田间长有黍稷,山原上有榛栗。
尊卑有序,百姓都安居乐业。
河流奔腾,山岳巍峨。
只要持中道,便能达到大同的境界。
“帝高辛氏”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代表着理想的统治者和社会和谐的愿景。大同则是指社会的理想状态,人人平等、和谐共处。
曹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精于诗文,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理想的自然和社会景象,表达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帝高辛氏之乐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开篇“时雨濛濛,自西及东”,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图景,细雨滋润大地,象征着丰收的希望。这种自然的和谐与人类社会的秩序相呼应,接着提到“田有黍稷,原有榛栗”,展现了自然的富饶和人们安居乐业的景象。诗中“尊卑秩秩,民有家室”,更是突出了社会的有序与和谐,暗示着理想社会的构建需要尊重与平等。最后的“允执厥中,臻于大同”则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只要坚持中庸之道,社会便能达到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社会理想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描绘一个理想的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倡导中庸之道,以达到大同的社会理想,反映出诗人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时雨濛濛”意指什么?
a) 细雨纷飞
b) 大雨倾盆
c) 干旱少雨
答案:a
“尊卑秩秩”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a) 混乱无序
b) 和谐稳定
c) 贫富差距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大同”是指什么?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理想
c) 个人追求
答案:b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社会和谐的渴望,但曹勋的诗更侧重于理想化的自然与社会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现实中的苦难和对国家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