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5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53:14
西江月 其二 癸巳自寿
作者: 程珌 〔宋代〕
底事中秋无月,元来留待今宵。
群仙拍手度仙桥。惊起眠龙夭矫。
天上灵槎一度,人间八月江潮。
西兴渡口几魂消。又见潮生月上。
这首诗表达了在中秋之夜没有月亮的奇特情景,实际上是为了让我们在今夜欣赏到。诗中描绘了仙人们在桥上欢庆,惊醒了沉睡中的龙。天上的神舟只出现过一次,而人间的八月正值江水涨潮。西兴渡口,多少人已悄然离去,但又一次看到了月亮从潮水中升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程珌,字公度,号青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其诗风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癸巳年(即南宋时),正值中秋佳节,作者在此时自寿,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这首《西江月 其二》通过中秋无月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不同于传统中秋的圆满,诗中无月的设定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与孤寂。开头的“底事中秋无月”直接引入主题,激起读者的好奇心。而“群仙拍手度仙桥”则将诗歌的格调提升到一个神秘的境界,仿佛在描绘一个超越人间的美妙场景。诗中“惊起眠龙夭矫”暗示着潜藏的力量和可能被唤醒的希望,象征着在无月的寂静中依然孕育着生机和变化。
接着,诗人描绘了天上灵槎的短暂出现和人间江潮的涨落,反映了人事如潮水般的变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间的感慨。最后一句“又见潮生月上”则是对美好事物再现的渴望,象征着希望与重生。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结合中秋这一传统节日,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希望与失落交织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底事中秋无月”中的“底事”是什么意思?
A. 任何事情
B. 为什么
C. 什么事
D. 每件事
诗中“惊起眠龙夭矫”意指什么?
A. 龙在嬉戏
B. 龙被惊醒
C. 龙在沉睡
D. 龙在飞翔
诗的主题主要涉及什么?
A. 亲情
B. 生命的无常
C. 自然景观
D. 人生的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