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江月

《西江月》

时间: 2025-05-06 19:00:03

诗句

夜半河痕依约,雨馀天气冥濛。

起行微月遍池东。

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

量减难追醉白,恨长莫尽题红。

雁声能到画楼中。

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0:03

原文展示:

夜半河痕依约,雨馀天气冥濛。
起行微月遍池东。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
量减难追醉白,恨长莫尽题红。
雁声能到画楼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

白话文翻译:

夜半时分,河面上隐约可见水痕,雨后天色朦胧。
微弱的月光洒在池塘的东边,水中倒影着摇曳的花朵,花影又轻轻摆动着窗帘。
饮酒之后,心情沉醉却又难以追寻,恨不得时光不再流逝,想在红色的题字上留下更多的痕迹。
雁鸣的声音传到画楼之中,也希望那位美人能听到秋风的消息。

注释:

  • 河痕:水面上的痕迹,指水波带来的印迹。
  • 冥濛:昏暗模糊,形容雨后的天气。
  • 微月:微弱的月光。
  • 浮花:水中漂浮的花。
  • 动帘栊:窗帘因风或水波而轻动。
  • 量减:指饮酒之后的状态,量减即醉意减少。
  • 题红:在红纸上写字,常指赋诗或题词。
  • 玉人:美人,通常指心爱的人。
  • 秋风:象征着转瞬即逝的时光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与仁为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但其诗作在文人圈内颇具影响。其诗风多表现细腻情感,风景描写生动。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宋代,时值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背景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西江月》是赵与仁在夜雨中所感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河痕、雨后天气、微月、浮花等意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又诗意的氛围。开头的“夜半河痕依约,雨馀天气冥濛”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忧伤的景象,让人感受到雨后夜晚的孤寂。随着“起行微月遍池东”,诗人视角转至水面,微弱的月光照耀下,水中花影摇曳,构成一幅静谧而动人的画面。诗人在饮酒后,情绪渐沉醉,却又难以追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心上人的思念。

全诗不仅描绘自然景色,更寄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结合秋风的意象,隐喻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更是直白地将情感表达出来,期望心爱的人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思念与关怀。整首诗在意象的选取、情感的表达上都显得极为细腻,展现了宋代诗歌的优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半河痕依约:在夜深人静时,河面上留下的水痕若隐若现。
  • 雨馀天气冥濛:雨后天色朦胧,模糊不清,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起行微月遍池东:微弱的月光洒下,照亮池塘的东边。
  • 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水中花朵的倒影轻轻摇曳,窗帘也随之轻动,表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 量减难追醉白:饮酒的量减少,醉意却难以追寻,体现出对醉酒状态的留恋。
  • 恨长莫尽题红: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希望能在红纸上留下更多的题词。
  • 雁声能到画楼中:雁鸣声传入画楼,象征着思念的传递。
  • 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希望美人能够知道自己对她的思念,以及秋天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中花影比作轻动的窗帘,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 拟人:将雁声拟人化,使其能“到”画楼中,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浮花花影”、“量减难追”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深厚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心上人的思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爱情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痕迹。
  • 微月:代表着微弱的希望与光明。
  • 浮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 秋风:代表着思念的传递与季节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微月”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月光
    • B. 微弱的月光
    • C. 被遮挡的月光
  2. “量减难追醉白”中的“量减”是什么意思?

    • A. 饮酒量减少
    • B. 醉意消退
    • C. 酒的品质变差
  3. 诗中“雁声能到画楼中”意图表达什么?

    • A. 雁声的美妙
    • B. 思念的传递
    •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比较赵与仁的《西江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的深切思考,但赵与仁更倾向于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而李清照则着重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词语的力量: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其六 回文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六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题蝶庵词,寄阳羡史云臣 菩萨蛮 其四 临安 菩萨蛮 菩萨蛮·淡黄斜日留汀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来轸方遒 龙字旁的字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夸夸其谈 炎緖 能舌利齿 原告 包含突的成语 任贤 包含椓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尔俸尔禄 衡轴 王浆 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