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1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17:53
屈指駸駸向六旬,每于春事尚关情。
病逢时节还虚度,老去光阴只暗惊。
剩喜清新诗句好,休辞潋滟酒杯盈。
荣枯代谢年年事,怪底莺声诉不平。
这首诗的主题是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诗人已年过六旬,指尖一算,时光飞逝,春天的到来仍然触动着他的情感。即使生病时节来临,他依然感到虚度光阴,随着年纪增长,时间的流逝让他感到惊讶与无奈。尽管如此,诗人在清新的诗句中找到了乐趣,也不愿拒绝酒杯的邀请。年年岁岁,荣枯交替,诗人对黄莺的鸣叫感到不平,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不公。
蔡戡,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写于蔡戡的晚年,正值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对生命的流逝与春天的短暂感到深深的惋惜,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奉酬介卿惜春之什》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年过六旬时对春天的深情回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屈指駸駸向六旬”引入,既有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有对春天的渴望与感伤。接着,诗人以“病逢时节”自嘲,表现了年岁渐长,身体日渐虚弱,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
在表达对春天的珍惜时,诗人提到“剩喜清新诗句好”,这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也隐含着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在生命的晚期,诗人依然不愿放弃对美酒与诗句的追求,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烈与执着。
最后,诗中提到“怪底莺声诉不平”,将春天的黄莺鸣叫与自身的感受联系起来,似乎在质疑时间的残酷。诗人在荣枯交替的自然法则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奈与不公,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索与哲理的理解。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人生流逝的无奈,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哲思。
蔡戡的年纪在诗中被称为多少岁?
诗中提到的“莺声”主要是用来表达什么?
“潋滟酒杯盈”是想表达怎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