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1:00
草枯马健已高秋,堂上应须早伐谋。
传箭犹闻聚蜂蚁,控弦那得犯貔貅。
书生会击单于颈,壮士谁舂长狄喉。
快使营平归印绶,貂蝉敢望出兜鍪。
草木已枯,马儿也壮,正是高秋时节,
堂上应该早早筹划对策。
传来的箭声仿佛是蜂蚁聚集的声音,
拉弓之人怎么敢去触犯凶猛的貔貅。
书生也能射杀匈奴首领,
壮士又有谁能捣碎长期占据的狄国喉舌。
快去指挥军营平安归来,
貂蝉怎么敢期待出征的荣耀。
作者介绍:叶梦得(1077年-1148年),字宗尧,号退庵,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之际。叶梦得借秋高气爽的时节,表达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提醒统治者要早做准备。
这首诗在意境上展现了高秋的气氛,作者通过描绘草枯马健的景象,传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对未来的忧虑。开头两句通过时令的变化引入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暗示了战事的迫在眉睫。接下来的“传箭犹闻聚蜂蚁”形象地描绘了战斗前的紧张气氛,箭声如同蜂蚁般的聚集,隐喻着敌军的逼近。
在诗中,叶梦得运用了“书生会击单于颈,壮士谁舂长狄喉”的对比手法,展现出文人和武人的共同责任,强调了即使是书生也能为国家出力。作者通过这些描写,激励人们要勇于担当,积极应对外敌的威胁。
最后两句“快使营平归印绶,貂蝉敢望出兜鍪”更是充满豪情,表达了作者对胜利的期望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整首诗在寓意与情感上都显得沉重而深刻,体现了叶梦得作为一位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和对胜利的渴望,强调了每个人都应为国家的安危承担责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枯马健”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特点?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书生会击单于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文人的嘲讽
B. 文人也能为国效力的信心
C. 对士兵的羞辱
诗中提到的“貂蝉”象征什么?
A. 胜利的期待
B. 失败的忧虑
C. 战争的恐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叶梦得的《秋高申戒诸屯示幕府》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但叶梦得更强调战争的紧迫感,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沦陷的深切忧虑。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各有千秋,共同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与责任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