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27
羽檄初徵天下兵,误惭一阵守王城。
秦兵出项终何得,汉将征辽会扫平。
便遣幽燕驱号令,久怜河洛污膻腥。
书生岂解论几事,讵信平凉有劫盟。
这首诗开头提到,传令号召天下的军队,误以为能保卫王城。秦军出征最终又能得到什么,汉将征讨辽东最终会扫清敌人。于是便派遣幽燕的军队发出号令,长久以来对河洛地区的污浊和腥气感到怜悯。书生怎么能理解这些事情,又怎能相信平凉有劫掠的盟约呢?
叶梦得(1070年-1135年),字汝弼,号香涛,晚号梦得,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及文学家。他的诗歌多描写历史、战争和个人情感,风格深沉而具有历史感。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忧外患之际。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和当时的政治现实,表达对国家困境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叶梦得的这首《虏酋复过河王师出讨》通过对战争和政治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开头的“羽檄初徵天下兵”表明了诗人对战争的期待与无奈,然而随之而来的“误惭一阵守王城”则显示出对现实的失落与悲观。历史的回顾使得诗人对秦汉时期的战争成败感慨万千,结合当下的社会状况,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不满。
诗中“久怜河洛污膻腥”一句,描绘了河洛地区因战争而产生的血腥气息,表现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而最后两句则以“书生”自谦,表明自己作为文人对政治军事事务的无力和无奈,反映出知识分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的困惑。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邃,历史与现实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和对战争苦难的同情,传达出对和平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羽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军事信号工具
C. 书籍
“久怜河洛污膻腥”意指什么?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战后惨状的同情
C. 对河洛地区的喜爱
诗中“书生”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A. 军人
B. 文人
C. 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