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0:00
四海胡尘久未清,
遥闻苦战有奇兵。
妖氛尽扫人谁敌,
捷奏初传我亦惊。
授钺已欣传帝泽,
挥戈终见静王城。
轩台固有英灵在,
更遣将军得令名。
全诗翻译:
四面八方的胡人之尘,已经很久没有被清理干净,
遥远的地方听说苦战中出现了奇妙的兵器。
妖邪的气氛尽数被扫除,谁还能与我为敌呢?
捷报刚刚传来,我也感到惊讶。
我欣然接受了皇帝的恩泽,
挥舞着武器,终于看见了宁静的王城。
轩台上依旧有英杰的灵魂在,
更要派遣将军去获得名声。
作者介绍:
叶梦得,字复初,号饮冰,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及政治家,曾任职于多地,精于诗词,风格清新。其诗作常描写战事、家国情怀,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北方民族侵扰,国家面临重大挑战之际。诗人寄托对国家的期待与对将领的赞美,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和平、渴望胜利的心声。
《寄顺昌刘节使》是一首表现国家安危、战争胜利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战事的描绘,表达了对胜利的期待和对将领的赞美。开篇“四海胡尘久未清”便道出了战乱的严重性,接着“遥闻苦战有奇兵”则让读者感受到一丝希望,暗示在苦战中出现的转机。第三句“妖氛尽扫人谁敌”展现了信心的增强,强烈的自信感染着读者,仿佛看到敌人已无立足之地。随着“捷奏初传我亦惊”,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国家大义中,表现出对胜利消息的惊喜。
后半部分,诗人自豪地提到“授钺已欣传帝泽”,表达接受朝廷恩宠的喜悦,而“挥戈终见静王城”则象征着胜利的到来,国家的安宁已在眼前。最后两句提到“轩台固有英灵在”,不仅缅怀了历史上为国捐躯的英雄,也昭示着将来将有更多的将领能够获得荣誉与赞誉。整首诗情感激昂,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英雄的敬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旨在表达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对将领战功的赞美,以及对英雄精神的崇敬,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情绪。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胡尘”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外敌的侵扰
C. 战争的胜利
答案: B
诗人对“奇兵”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失望
B. 希望
C. 忽视
答案: B
“挥戈终见静王城”意味着什么?
A. 战争的失败
B. 国家安宁的到来
C. 将领的逃跑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叶梦得的这首诗更集中于对战争的描绘和对将领的赞美,而杜甫则通过家庭与国家的对比,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深切感慨。两首诗虽有不同的角度,但同样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希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