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4:41
题黄辰告愚斋
——杨万里
圣门如天不可梯,
诸子欲以智取之。
杏坛独立无个事,
只有回愚也大奇。
吾党少年子黄子,
问津陋巷参颜氏。
只今此事冷如浆,
来年八月槐花黄。
这首诗表达了对求学路上艰险和执念的感慨。诗人认为,圣门(指学问的殿堂)如同天一样,无法用梯子攀登,想要通过智慧来获得的年轻学子们,似乎无从着手。杏坛(指教授的地方)静立在那里,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有那些执着于愚昧的行为才显得特别奇怪。诗人提到一个名叫黄子的年轻人,他在陋巷中询问颜氏的学问,但如今这些事情已经冷淡得如同浆水,到了明年的八月槐花盛开时,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世称“杨荫山”。其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们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杨万里通过描写年轻学子的困惑,表达了对学术和社会风气的忧虑。
这首诗以“圣门如天不可梯”开篇,立即设定了一个高深的学术境界,显示出诗人对求学者艰难处境的同情与理解。接下来的句子“诸子欲以智取之”则揭示了许多学生渴望通过聪明才智进入学术殿堂的无奈。诗人透过“杏坛独立无个事”,表达了对当时学术气氛的冷清与无奈,体现出一种对学问传承的忧虑。
“只有回愚也大奇”展现了对当时社会中愚昧行为的讽刺,表达出诗人对那些不求进取的人的失望。接下来的几句提到黄子,表现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担忧,隐含着对未来学术发展的思考。最后的“只今此事冷如浆,来年八月槐花黄”则形成一种富有画面感的对比,暗示着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学术的追求和社会的态度依然需要反思,体现出一种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的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当时学术氛围的反思,表达了对学问传承的忧虑,同时也对年轻一代的求知欲望和社会风气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体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诗中“圣门”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哪种比喻来形容学问的高深?
黄子在诗中询问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