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13:41
持帚通樵径,搘筇过藓桥。
不知及门者,若个肯埋腰。
手持扫帚走在樵夫的小路上,
借着拐杖走过苔藓覆盖的桥。
不知道能否到达门口的人,
有谁愿意低下腰来一探究竟呢?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樵径”和“藓桥”可以视为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观察和思考。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卿,号青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及政治家。他以豪放激昂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曾任职于朝廷。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风雪二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年代。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冬日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持帚通樵径,搘筇过藓桥”,通过细致的描写,呈现了一个静谧而寒冷的环境,给人以清新而又冷冽的感觉。诗人手持扫帚,行走在樵夫的小路上,暗示着一种朴实的生活态度与对生活的坚持。接下来的“不知及门者,若个肯埋腰”,则引发了对人生的哲思,表达了对达到目标的渴望与困惑。诗人以“埋腰”这一细节强调了探寻真相的艰难,似乎在讽刺那些不愿意付出努力却又渴望成功的人。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环境的观察与思考,传递出诗人对人生追求以及对于努力和目标的深刻理解。它鼓励人在面对困境时不断探索和坚持。
诗中“持帚”的作用是什么?
A. 表达懒惰
B. 表达努力和坚持
C. 表达无知
“藓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自然
B. 艰难的前进道路
C. 生活的乐趣
“埋腰”意味着什么?
A. 轻松的态度
B. 付出努力的决心
C. 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