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3:29
《鹧鸪天(腹疾困睡和朱希真词)》
作者: 刘克庄
前度看花白发郎。
平生痼疾是清狂。
幸然无事污青史,
省得教人奏赤章。
游侠窟,少年场。
输他群谢与诸王。
居人不识庚桑楚,
弟子谁从魏伯阳。
前次我看花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
我这一生的痼疾就是那份清狂。
幸好没有什么事迹污损青史,
免得让我被人奏上朝廷。
我在游侠的窟中,回忆那少年时光。
把那群英才输给了谢安和诸王。
居住在这里的人不认识庚桑和楚地,
我的弟子又有谁能跟随魏伯阳?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华,号惭愧堂,宋代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逐渐转向文学创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该诗作于刘克庄晚年,他面临着健康问题和世事的困扰,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鹧鸪天》是刘克庄对自身经历和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以“前度看花白发郎”引入,既表现了时光的无情,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接着,诗人提到“平生痼疾是清狂”,表明他无法摆脱的性格缺陷,清狂不仅是个性,也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望与执着。
在面对历史时,诗人感到庆幸的是自己没有留下污点,避免了被奏上朝廷的命运,这反映出他对历史责任的敏感。同时,描绘“游侠窟,少年场”的场景,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恋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无奈。
结尾部分“弟子谁从魏伯阳”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孤独感的总结,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无人识得,仿佛在无声地呼唤对理想的追求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探讨了时间、理想与人生态度的关系,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诗中的“白发郎”指的是:
A. 年轻人
B. 白发苍苍的老人
C. 中年人
诗人感到庆幸的是:
A. 没有人记住他
B. 没有留下污点
C. 有很多弟子
“庚桑楚”在诗中象征:
A. 文化的传承
B. 对历史的无知
C. 青春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