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2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22:37
游净社寺
作者: 陈龟年 〔宋代〕
古寺何年斲,山空一片云。
乔松含晚翠,修竹洒清阴。
老衲朝阳缀,雎鸠带雨吟。
俗缘何日了,借榻净尘心。
这座古老的寺庙是什么时候被砌造的呢?山中空无一物,只有一片云彩漂浮。高大的松树在傍晚时分显得青翠欲滴,修长的竹子洒下清凉的阴影。老和尚在朝阳下缀着一缕晨光,雨中的雎鸠发出低吟。世俗的缘分什么时候才能了断呢?我想借这张床榻来净化我的尘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龟年,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一生经历了战乱与动荡,作品多以山水、寺庙等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选择隐居或游历名山大川以寻求内心的宁静。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反思。
《游净社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古寺的景象,将自然景物与内心的宁静结合在一起。开篇即以“古寺何年斲”引出对时间的思考,古寺的历史感与山空一片云的空灵感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乔松与修竹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幽。老和尚与雎鸠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老衲的存在仿佛在静静地传递着智慧与安详。
最后两句“俗缘何日了,借榻净尘心”,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内心清净的渴望。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哲学与自然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衲”指的是:
A. 年轻和尚
B. 年长和尚
C. 俗人
D. 学者
“俗缘何日了”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权力
C. 解脱
D. 友情
诗中“乔松含晚翠”意指:
A. 松树在晚上的美丽
B. 松树的生机
C. 松树的枯萎
D. 松树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安详,但陈龟年的诗更加强调对世俗的超脱,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不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思想境界。
推荐书目: